重游重阳宫


标签:
人文古迹纪实随拍旅游 |
p1
p2
↑重阳宫山门 楹联“胜地立宫挹终南秀气 澄源开派弘道教真传”,山门背面匾额书“全真祖庭”,为元代皇帝御赐金匾。
重阳宫,又称重阳万寿宫、祖庵,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宫观,是道教全真派的三大祖庭之首,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早年修道和葬骨之地。重阳宫位于钟馗故里、刘海故里的西安市户县祖庵镇。
好几年前,曾经来过重阳宫。那时,宫域有的殿堂还在整修中。重游,修葺后的重阳宫,已经焕然一新;重游,感觉重阳宫整体气势恢宏,肃洁庄重;重游,观览山门、神道、祖师脚石、灵宫殿、祖师殿、重阳殿、道观碑林、重阳纪念塔等殿堂庭院,几千年来植根于中国大地,土生土长的传统道教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游走其间,感受学习一番道教文化。
道教起源于我国古代先秦王朝的道家,尊奉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1年),为教祖和最高天神。道教文化存世二千多年,影响久远,自有其博大精深之处。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亦有对其有艺术化了的描述。
↓钟鼓楼 钟楼高悬匾额“和谐之音”,鼓楼高悬匾额“天籁之声”。
p3
p4
↓大重阳万寿宫灵官殿,清同治13年重修。 任法融先生书匾额 “善恶昭彰”,曾教风先生书楹联“金砖有眼是非别 铁鞭无情善恶分”。殿内正中供奉道教护法之神王灵官,东侧供奉东方之神青龙,西侧供奉西方之神白虎。王灵官、青龙和白虎,都是镇守山门的天神。
殿的后门楹联“迎来送往相会投缘成知友 谈古论今同堂探玄悟至理”。
p5
↓姊妹黄杨树 两棵小叶黄杨并生,树高七尺余,树冠大丈八,为明代重阳宫住持侯园方所植,距今600余年,如同姐妹,相依共生。
p6
↓七真殿,清同治13年重修。原名祖师殿。殿内供奉“北七真”。即马钰(号丹阳子)、谭处瑞(号长真子)、刘处玄(号长生子)、丘处机(号长春子)、王处一(号玉阳子)、郝大通(号广宁子)、孙不二(号清净散人),合称全真七子,均为王重阳祖师传化弟子,皆得祖师真传,潜心修炼数十年,终成正果。元世祖皇帝为全真七子封“真人”号,武宗皇帝加封“真君”号。
楹联“何劳妙手涂吾像 但愿君心合我心”。
p7
p8
p9
↓七真殿后墙上悬挂着“尊道贵德”的匾额,墙面还挂着四幅王重阳所撰《酒》、《色》、《财》、《气》四首“一字至七字诗”,鞭辟入里,道出了六大危害:失德、误事、害友、败家、伤身、损寿。王重阳对酒、色、财、气的论道,很有教益。
酒,酒。恶唇,脏口。性多昏,神不秀。损败真元,消磨眉寿。半酣愁腑肠,大醉摧心首。于己唯态猖狂,对人更没惭丑。不如不饮永醒醒,无害无灾修九九。
色,色。多祸,消福。损金精,伤玉液。摧残气神,败坏仁德。会使三田空,能令五脏惑。亡损一性灵明,绝尽四肢筋力。不如不做永绵绵,无容无灾长得得。
财,财。作孽,为媒。唯买色,会招盃。更令德丧,便惹殃来。积成三界苦,难脱九幽灾。至使增家丰富,怎生得免轮回。不如不要常常乐,无害无灾每恢恢。
气,气。伤神,损胃。骋腥狞,甚滋味。七窍仍煎,二明若沸。道情勿能转,王法宁肯畏。斗气各衒偻罗;争强转为乱费。不如不作好休休,无害无灾通贵贵。
p10
p11
↓重阳宝殿 为香港青松观侯宝垣道长捐资380万修建,1997年底建成。殿内正中供奉王重阳祖师,祖师左侧为和玉蟾,右侧为李灵阳。和玉蟾,秦州甘泉人,出身刀笔吏,传说逢道者点化,遂出家入道。闻王重阳甘河遇仙结庵于刘蒋村,就前往参同。李灵阳,京兆路终南县人。聪明特达,视富贵如浮云。金大定三年与王重阳、和玉蟾,三人同于刘蒋村结庵而居。和、李二人的修炼,均受王重阳的指点,大得其妙。楹联为前道教协会会长闵智亭所撰。
上联:正阳祖 纯阳师 燕国海蟾是叔主 与和公玉蟾 李公灵阳 筑庵悟道 功成道备 去东海之滨 丘刘潭中寻得马 结金莲法眷 广开阐化 甘水仙源流长远
下联:去妄幻 全本真 不染不著葆自然 当澄心定意 抱元守一 存神固气 心明性见 更建功立德 济贫援苦行方便 记与物无私 先人后已 祖庭教法永传铭
二楼的匾额为“大道光明”。
p12
p13
p14
p15
p16
↓重阳塔 建于1993年,由台湾黄胜得先生捐资。塔高19米,共7层,寓意七星高照。塔的正前立有影壁,上有《重阳宫赋》。
王重阳著有《重阳全真集》、《重阳教化集》等,主张儒、释、道三教同源,三教平等,三教合一,以“三教圆通,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故名其教为全真。
p17
p18
p19
↓院落一瞥 元代时,重阳宫殿堂建筑共计约5048间,东至东甘河,西达西甘河,南抵终南山,北近渭河,全真道徒往往云集于此,最盛时近万人。当时重阳宫号称统率天下七十二路道观。明代以后,重阳宫开始衰落,规模逐渐缩小。目前,宫域总面积已达53亩。
p20
p21
p22
p23
↓白云灵祠
位于重阳宫内西北隅银杏树东北侧。始建于元太宗12年(1240年),清同治年间遭兵焚毁,内供祖师法像。上次光临这里还在修建,已于2009年7月告竣,并在同年11月举行了重阳祖师灵骨安奉大典。楹联曰:“开教传化德衍万代
护国佑民恩泽千秋”
p24
p25
p26
↓殿塔遥相辉映
p27
p28
↓丹阳真人手植银杏 金大定七年,重阳祖师羽化成仙,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马丹阳、刘处玄、丘处机、谭处瑞四真尊师遗嘱,奉柩归葬于刘蒋故庵(今重阳宫),并守墓三年,期间丹阳真人于此植银杏树,现已800余载。
p29
↓祖师仙茔
p30
↓偏殿 一旁的展牌为元代通明阁修复效果图。
p31
↓太极园
重阳祖师曾在此练功碌碡摆放造型包含了“一气两仪三才四象五行六和七政八卦九宫十极”之意。
p32
相关博文链接:
《观祖庵石刻》
《西安都城隍庙》
《户县钟楼文庙广场》
《槐花香飘湘子庙》
《梆子井慧静寺》
《游崂山华严寺》
《游崂山太清宫》
《合阳文庙》
《西五台——云居寺》
《太壶寺》
《泾阳文庙》
《游香积寺》
《澄城县城隍庙神楼》
《广仁寺(上)》
《卧龙禅寺》
《宁陕城隍庙》
《麻镇大庙》
《仓颉庙的古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