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oba1梁军儒与豹豹关于中国长期价值投资争论的见解
(2010-08-08 18:18:43)
标签:
杂谈股票 |
1 laoba1的原文
补充两个股票:苏宁电器 2004年至今总收益率2432%。
股海蠡测:但斌所列,全是如雷贯耳之流.不具代表性,斯骗性大些.初级市场,轮回还是要讲的.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永远是少数人.
精灵T国度:以上几只票子早就透支了成长性了。。。还得去找类似苏宁的新船票。。
梁军儒20100709
2004年1月1日-2010年6月30日、平均配置20%
股票 |
配置 |
总收益率 |
合计 |
贵州茅台 |
20万 |
1761.25% |
372.25万 |
张裕 |
20万 |
1588.87% |
337.75万 |
青岛啤酒 |
20万 |
366.96% |
93.39万 |
云南白药 |
20万 |
1328.62% |
285.72万 |
东阿阿胶 |
20万 |
877.14% |
195.4万 |
合计: |
100万 |
1284.51% |
1284.51万 |
2 下面是豹豹的评论
1、PEG是个伪指标,理论基础是很薄弱的;PE中的E,也要看具体的行业和企业,有些重资产的行业,1元的E,只能对应0.5元的FCFE。对于投资者而言,有些行业的E是高估了的,FCFE才有意义;
2、对于具备内在稳定性的企业而言,一个低的长期增长率也可以维持一个高PE;
3、与其强调“周期性”,不如强调内在稳定性;
4、过度依赖于宏观层面的预判、行业前景,是有问题的。基础的需求很难被替代,客观的说,具备内在稳定性的企业极少、极少。
1、这篇文章立论的基础,在于概念与形式逻辑的界定。
什么叫“能长期投资”?标准是什么,是某个绝对收益率么,还是相对收益率?这个“能”是强调“可能性”么?
这 些得界定清楚,才好展开。否则的话,基准不确立,只是拧几只股票出来论证,这只是一种很不完全的归纳法,同一时间段里面我同样可以拧几只表现不好的股票来 论证“中国股市不能做长期投资”。再比如,即使日本股市熊了20年,是不是我可以拧出类似于丰田之类的股票来论证“日本股市也能做长期投资”?“买彩票能 致富”?
2、这个“能”的probability
3、这种不完全的归纳,意义何在?是论证一种“充分条件”,作为近似的规律,还是干脆是按图索骥?
4、我相信《证券分析》中的朴素智慧——均值回归。“强者恒强”也是一种规律和客观现象,但是那的确是极少数。
投资世界里,实证研究多数是惘然的,成功之路固然有章可循,但无法按图索骥。
顺便啰嗦一句:除了巴菲特,还有卡拉曼很值得研究。
3 我的一点想法
(1) 在中国是否能进行基于企业的长期投资 这个问题我们无需认真地分辨他针对的群体,究竟是普通人稍加努力就能做得到的,还是极高天赋与能力的人才能做得到的?我认为并不重要,只要我们确定能成功,那我们就得努力得到我们想得到的结果,只要是例证存在这种可能性,就存在我们追求的意义,梁军儒发表的这篇文章并不在于告诉你 你究竟有没有可能成为巴菲特,只在于告诉你巴菲特的方法在中国究竟行得通还是行不通。如果更深入一点来看,我们应该拿着梁军儒的选股标准来分析究竟按他的标准选出上述几家长期价值投资标的的概率,还有能长期持股的可能性,答案是不需要超人般的能力和心态,只要是有心人,大多数人是能做到的。
(2)关于估值,豹豹并不认同laoba1的估值系统,直指PEG,而且豹豹的观点似乎是不认同梁军儒针对优秀企业在相对高估值上面投资的理念。其实梁军儒的博上的估值并不是单纯的PE及PEG,其实梁军儒的估值是一个体系,涉及ROE、垄断性、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确定性、成长性、竞争优势、企业经营存续期,梁军儒的选股的安全边际不在于绝对与相对估值,而在于基本面的安全边际。如果上述条件都非常的好,梁军儒可以给出较高的估值水平投资,注意,这是在基本面安全边际良好的基础上实行的。
(3) 强者恒强既然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规律和客观存在,无论是不是极少数,都是必须研究清楚其中内在原因,不能因为只是极少数我们就置大好河山于不顾。我的理解,强者恒强的现象还是在于基本面,就是ROE、垄断性、可持续发展能力、未来确定性、成长性、竞争优势、企业经营存续期,如果基本面安全边际足够的强,那他恒强的几率就要比其他企业大的多。
(4) 梁军儒更像是“道”人,豹豹更像是“术”人,投资很多时候是不能用数字来说明问题的,所以在上面的问题上,梁军儒没有较真。如果用芒格的格栅理论来说更是投资就升华成一种直觉,是历练出来的感觉,如果用数字和逻辑分析出来的就电脑好像看一幅话,能分析出来有多少种色彩,多少像素组成,但电脑分析不出来画是不是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