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古运河游】(46)——朱彝尊,清初的“一代文宗”

标签:
思泉陋室朱彝尊清初的“一代文宗”曝书亭西丽桥 |
分类: 嘉禾纪事 |
(朱彝尊的抽象雕塑)
五年前,去了一趟王店镇的曝书亭,拍了一些片子,发过博文《曝书亭随记》和《嘉兴人没有忘记朱彝尊》等多篇博文。
沿着古运河西南行,在西水驿旁的一块面积不小的绿地上,有一尊抽象化了的朱彝尊雕塑,也是嘉兴本土雕塑家陆乐的作品,上述的博文中谈到过。

-
抽象后的“朱彝尊”,春夏秋冬,阴晴雨雪,默默地“坐”在古运河边上,似乎在看书,又像在思考,或许在吟诗诵词构思新作……,给游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这些是专家们的解说,思泉适当加了点自己的东东。
绿地上,还随意地撒落着一块块石头,上面雕刻的是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中的若干首——诸多作品的代表,也是雕塑的组成部分。






这里离思泉每天晨练的羽毛球场不远,问过队友们,也随机了解过附近晨练的人们,他们中的大多数认为那是一堆石头,不明了它的含义。
思泉还是认为,名人的雕塑写实的好。既然大部分人看不懂,又有多少的宣传效果?
-
这尊竖在某商场附近的朱彝尊塑像,感觉更容易让普通老百姓了解、记住。
朱彝尊(1629~1709年),“百度”上这样概括: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山东王士祯(1634~1711年)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江苏陈维崧(1625~1682年)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简明扼要,基本到位。
记起毛
曾手书过朱彝尊的一首词《解佩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结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
说到朱彝尊,不能不再提到嘉兴郊区王店镇的曝书亭(上一张片子的底部就是以其为背景)。一处有三百多年历史、占地六千多平米的园林,原为朱彝尊故居,曾名“竹坨”。详见曾发过的博文《曝书亭随记》,这里简单带过,不再赘叙。

-
屡毁屡修,现存有曝书亭、水轩、荷池、曲桥、娱老轩、潜采堂、六峰亭等景观,其中最负盛名的数“曝书亭”,居于园中央。
片子大部分是五年前拍的,因为写这篇博文,上周一又去了一趟,还是老样子。因季节性的缘故枝繁叶茂了些,池子里的水也满了点儿,其他变化不大。









-
原桥始建于距今九百余年的宋代熙宁年间,是一座单孔石拱桥,高约十米,宽五米,每级桥阶均由长条石砌成。桥顶四个石柱顶端各镌刻一只小石狮,小巧玲珑,栩栩如生。从见过的旧照片看,类似于第10集(【嘉兴古运河游】(10)——秋泾桥和它附近将要消失的民居》)中见过的“国保”单位秋泾桥。后面有一集的古画上能见到它清代时的模样。

(秋泾桥)

-
(待续。文字部分参考了网络上有关文章和景点介绍,特此说明,并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