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搞婚外情却被情人强奸

(2009-07-07 14:50:51)
标签:

鼠标

婚姻

婚外情

情人

火药桶

休闲

分类: 鼠标说情感

一个已婚女人A,已经生儿育女,婚后不甘寂寞的生活,先后找了俩情人C和D,一日不幸被C强迫发生关系,此女深感发财机会来临,找来丈夫B联合另一情人D,向情人C敲诈勒索,没想到敲诈未果却被带进了派出所,在新浪新闻频道看完这则新闻,让人感觉又好气又好笑。

气的是一个已婚女人,不想尽为人妻和为人母的责任,先后在外边找了两个情人寻欢作乐,这只怕不能再用寻找真爱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了吧。这完全是一种欲望在作怪,一种自私的心理在作怪。这样一个女人,她的心里只有她自己的欲望,丈夫、孩子、情人,全都与她没什么关系。

笑的是那位丈夫,明知道妻子有两位情人,却丝毫不动怒,竟然还能与另一位情人为了一共同的目标,那个海市蜃楼似的经济效益而走到一条战线上。难道真不应了民间那句俗语: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丈夫对妻子如此的宽容,单单站在情感的角度说,这是妻子的福气。站在道德和法律的角度上,丈夫与妻子狼狈为奸,这便为人所不耻了。

许多人可能都会这样想:现代人尤其是女人的想法真是越来越不让人理解了,不知道这些女人究竟想干什么,明明知道自己已婚还出去勾三搭四,我想这其中的原因应该有六个:

一.            道德观的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幼年时期的行为和思想主要模仿自己的家长,孩子的世界观、家庭观、道德观等观点主要从父母那里得来,孩子成年后,这些观点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挥,会比父母的观点有一定的进步,当然,这个进步,有时是恶性的。这个女人的行为在一般人看来根本不可理解,但事实上,对她自己来说,她并觉得这有什么错,她自己一定觉得这是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做的种种努力。这就是因为,她的世界观和道德观与普通人不一样。

二.            责任感的缺失:妻子和丈夫现在都已经为人父母,他们应该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为他们需要为孩子做表率,事实却是,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有这样一种责任感,这个家庭的孩子应该怎样成长,实在让人担忧。

三.            平淡的婚姻是外因:每个女人的内心都渴望一份温暖、能够满足需要、能够有内涵的婚姻,现在早已经不是那个女人可以安心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时代,面对着外面的诱惑,如果丈夫将这份婚姻经营的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女人是一定会感觉相当的压抑和烦躁不安的。

四.            女人的好奇心是诱因:女人在面对得不到满足的感情时,便会成为一个随时可以被引爆的火药桶,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合适的诱惑,这个火药桶就一定会被引爆,她的好奇心会驱使她去探索,去尝试种种新鲜事物。

五.            男人的诱无知是导火索:能够和已婚女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男人自然也不是什么善类,他们有着自己的一套行为规范和观点,并在自己这种观点的指导之下来做出自己的行为,他们觉得,和女人在一起偷情,反正是偷,也没什么感情,想什么时候发生关系就发生关系。男人需要知道的是,这个女人既然敢出来与你偷情,胆量也绝非一般女人可比。偷的结果就两个:一是被抓。二是被打。这个可怜的男人竟然把两个结果都得到了,可真幸运。

六.            丈夫的纵容是主因:女人是个感性的动物,在处理工作上的问题时,女人会偶尔表现出那么一点点的理性,而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女人就完全是个感性的动物,她不会考虑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她只知道在遇到问题时就采取对策,而不管这个对策是否触犯了法律或者违背基本道德。可怜这位丈夫竟比妻子还感性,竟然能够联合另一情人对付另一情人,这真是男人的悲哀。

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还是愚昧无知和文化落后,这就需要加大教育力度,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改变这个文化落后的面貌,也只有教育问题真正解决了,这样的事情才有可能少发生或者不发生。

搞婚外情却被情人强奸

欢迎投票

鼠标信箱:shubiao338@sina.com.cn   QQ:40941915

情感咨询和倾诉入口

连载:网络里的女人

好男人应该为老婆做的十四件事           抱怨婚姻不幸福的十类女人

聪明女人必嫁的十类极品男人             女人应该远离的十一种男人

完美老公应该熟记的十字标准             好女人应该为老公做的十六件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