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潼关旅游山海关志潼关肉夹馍西安旅游华山 |
分类: 风景无限 |
“畿内之险,惟潼关与山海为首称。”这是《山海关志》对潼关的赞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这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对潼关险峻地理形势的逼真描绘。
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了潼关古城。来到这里看到的一切却与想象的不同,潼关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生出条条“皱纹”。而这一切都因为它是关中的东大门,兵家必争之地。
三秦锁钥,四镇咽喉
潼关在五代之前一直是中国的腹心地区,后来渐渐成了东西两大板块的枢纽地带,但它朝着中原的这边就只是一条孔道。这条孔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河。
山,就是中华父亲山秦岭中一段属于陕西的华山,一段属于河北的崤山。河,就是黄河,潼关虽然在黄河的另外一边,但潼关附近的山是从山西延续过来的黄土高坡,而这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对当时的交通和出兵造成极大的障碍。就在这山与河之间有一条极窄的通道,潼关正守在这条孔道上,号称“三秦锁钥,四镇咽喉”。
潼关城现在不能与往日相提并论。潼关命运多舛。先是被日军战火严重损毁,1958年修三门峡水库时被定为库区而几乎废弃,文革期间又将城墙和城门尽数拆毁,砖用于盖房,土用于制砖。我们和当地的重建潼关古城的文化公司一起用的午餐,了解到潼关古城正在一步步的恢复和修建,而这多少也让人欣慰一些。
三河相汇
黄河、渭河、洛河在这里汇聚,潼关也因水而得名。古书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西门遗址
此行还去了西门遗址,听到名字时,心中有千千万万个西门遗址的样子,但到了现场,发现那是一处残垒断臂,像这样的地方还有一些,都被当做是重点保护文物了,可以想象曾经的这里是该有多气势磅礴,又该是遭受怎样的战争和摧毁才变成如今一处写满岁月痕迹和沧桑的土坡。
肉夹馍的前世今生
我们走在潼关县的小路中,也许是中午时分,村民不是很多,感觉特别安宁,特别能让人沉下心来,路上的小狗悠哉的东闻闻,西嗅嗅,估计也是在找吃的。没多远处,看到有一家叫“老潼关 小花肉馍店“的肉夹馍店。经营此店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意很好,因为我们人多,买的也多,在这对老夫妻做肉夹馍时,我也问了一下好多年以来都不解的问题。为什么明明是馍夹肉,但却叫肉夹馍呢?开口解惑的是这位做肉夹馍的老人。
老人告诉我们,外地人不知道,乍一听都以为肉夹馍是病句,其实不是,肉夹馍原本是“肉夹于馍 “百姓哪能天天如此文绉绉,加上这本就是陕西特色美食,山西人性子又急,一来二去,索性就把”于“字省掉了。
说的兴起,老人又开始详细介绍起了肉夹馍,说到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腊汁肉夹馍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独特风味。
潼关的女人不裹脚
听完肉夹馍的来历,这位老人又讲了一个关于女人裹脚的故事。他说:当时是民国时期,时任潼关县县长王作舟,主张民主、除暴安良、豁达开朗、怜惜妇女、解救百姓。他经常深人民间,探访民情。得知妇女为缠足号啕痛哭、寻死觅活,当即邀集地方官员、绅士座谈,听取意见,要求到会者带头,从自己亲属做起,不许给妇女缠脚,凡缠过脚的必须放脚,掀起反缠足活动。随后又亲自督办召开保、甲长会议,要求挨家逐户宣传、逐人登记,并将旧裹脚布登记烧毁,新织的裹脚布装盘上交,以长条的形式一咎一咎的挂在老爷大堂展览,组织百姓参观,轰动城区,皆呼圣明。从此潼关城给妇女缠脚的家户大大减少,为女子放脚的家户大大增多。说到这,老人让我们看来看老奶奶的脚,虽然穿着鞋子,但尺寸很正常,这就是当时那位县长的努力后的结果啊!
更多精彩请访问:西安旅游网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吃过早饭,我们一行人驱车来到了潼关古城。来到这里看到的一切却与想象的不同,潼关犹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脸上生出条条“皱纹”。而这一切都因为它是关中的东大门,兵家必争之地。
三秦锁钥,四镇咽喉
潼关在五代之前一直是中国的腹心地区,后来渐渐成了东西两大板块的枢纽地带,但它朝着中原的这边就只是一条孔道。这条孔道一边是山,一边是河。
山,就是中华父亲山秦岭中一段属于陕西的华山,一段属于河北的崤山。河,就是黄河,潼关虽然在黄河的另外一边,但潼关附近的山是从山西延续过来的黄土高坡,而这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对当时的交通和出兵造成极大的障碍。就在这山与河之间有一条极窄的通道,潼关正守在这条孔道上,号称“三秦锁钥,四镇咽喉”。
潼关城现在不能与往日相提并论。潼关命运多舛。先是被日军战火严重损毁,1958年修三门峡水库时被定为库区而几乎废弃,文革期间又将城墙和城门尽数拆毁,砖用于盖房,土用于制砖。我们和当地的重建潼关古城的文化公司一起用的午餐,了解到潼关古城正在一步步的恢复和修建,而这多少也让人欣慰一些。
三河相汇
黄河、渭河、洛河在这里汇聚,潼关也因水而得名。古书记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汹汹,故取潼关关名,又称冲关。这里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年头原踞高临下,中有禁沟、原望沟、满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汉潼关城在今城北村南。
黄河、渭河、洛河汇流区
黄河、渭河、洛河汇流区
西门遗址
此行还去了西门遗址,听到名字时,心中有千千万万个西门遗址的样子,但到了现场,发现那是一处残垒断臂,像这样的地方还有一些,都被当做是重点保护文物了,可以想象曾经的这里是该有多气势磅礴,又该是遭受怎样的战争和摧毁才变成如今一处写满岁月痕迹和沧桑的土坡。
肉夹馍的前世今生
我们走在潼关县的小路中,也许是中午时分,村民不是很多,感觉特别安宁,特别能让人沉下心来,路上的小狗悠哉的东闻闻,西嗅嗅,估计也是在找吃的。没多远处,看到有一家叫“老潼关 小花肉馍店“的肉夹馍店。经营此店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意很好,因为我们人多,买的也多,在这对老夫妻做肉夹馍时,我也问了一下好多年以来都不解的问题。为什么明明是馍夹肉,但却叫肉夹馍呢?开口解惑的是这位做肉夹馍的老人。
老人告诉我们,外地人不知道,乍一听都以为肉夹馍是病句,其实不是,肉夹馍原本是“肉夹于馍 “百姓哪能天天如此文绉绉,加上这本就是陕西特色美食,山西人性子又急,一来二去,索性就把”于“字省掉了。
潼关肉夹馍
说的兴起,老人又开始详细介绍起了肉夹馍,说到肉夹馍,实际是两种食物的绝妙组合:腊汁肉,白吉馍。肉夹馍合腊汁肉、白吉馍为一体,互为烘托,将各自滋味发挥到极致。馍香肉酥,肥而不腻,回味无穷。腊汁肉历史悠久,闻名中国,配上白吉馍,有着中式汉堡的美誉,扬名中外,深受人们喜爱。腊汁肉夹馍由三十多种调料精心配制而成,由于选料精细,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具有色泽红润,气味芬芳,肉质软糯,糜而不烂,浓郁醇香,独特风味。
潼关的女人不裹脚
听完肉夹馍的来历,这位老人又讲了一个关于女人裹脚的故事。他说:当时是民国时期,时任潼关县县长王作舟,主张民主、除暴安良、豁达开朗、怜惜妇女、解救百姓。他经常深人民间,探访民情。得知妇女为缠足号啕痛哭、寻死觅活,当即邀集地方官员、绅士座谈,听取意见,要求到会者带头,从自己亲属做起,不许给妇女缠脚,凡缠过脚的必须放脚,掀起反缠足活动。随后又亲自督办召开保、甲长会议,要求挨家逐户宣传、逐人登记,并将旧裹脚布登记烧毁,新织的裹脚布装盘上交,以长条的形式一咎一咎的挂在老爷大堂展览,组织百姓参观,轰动城区,皆呼圣明。从此潼关城给妇女缠脚的家户大大减少,为女子放脚的家户大大增多。说到这,老人让我们看来看老奶奶的脚,虽然穿着鞋子,但尺寸很正常,这就是当时那位县长的努力后的结果啊!
更多精彩请访问:西安旅游网
精彩系列:
备注:
1/凡在2013年3月15日至 12月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info@dnjpr.com;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