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贾云峰
贾云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032
  • 关注人气:177,3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2010-09-25 11:12:31)
标签:

贾云峰

旅游传播

乡情馆

朱家角

百年老店

情缘

田园

旅游

  

    都市的生活压力,总让人觉得乏累,常常不由得让人向往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庄园生活来。

    想象一下:天色初曙,轻如薄纱的水汽从新犁过的田间升起,农夫手持秧铲,躬躺着身子,仔细地从秧田中铲起一片一片的秧苗,翠绿的嫩秧,披光带露,充满了无限的生机。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乡间耕作的场景啊,在如今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渴望着这般悠闲的农家生活,去拥抱那些与人有着世代恋情的动植物。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清晨,乡村的一切都沐浴在晨曦中,此时村民开始在田间忙碌了

 

    如何才能把这美妙的幻想带到现实生活中来?

    在大上海背后的“明珠”——朱家角,就有这么一块地方,可以让你真切体验那翻飞的稻浪、辛勤的农夫、憨厚的老牛……那块地方就是——“稻米乡情馆”。

 

  乡情馆其实就在游览古镇的必经之路上,不过它并不显眼,稍不注意就会过去了。兜了一圈,问了路人,我们才找到这个凝聚浓浓乡韵的地方。

    乡情馆是朱家角历史的一个缩影,从各个角度反映了朱家角地区的米文化积淀和风土习俗,展示了朱家角地区源远流长的稻作历史文化。它座落在北大街原来的百年老店“合丰米行”的旧址上。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乡情馆的稻仓展示了朱家角米文化

 

    “稻米乡情馆”民俗馆分为老米行、稻作文化馆、米食文化馆及丰收乐四大部分。“合丰米行”恢复了古镇北大街著名的老米行。稻作馆位于一楼,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大部分。米食文化馆位于二楼,稻草人、农民画、栈条、米囤风车等等展品使展馆充满着浓郁的“民以食为天”的农耕气息。

    刚走进一楼的稻作文化馆,却并未像想象中的那样安静,而是如同集市般热闹。里面所陈列的铜牛转翻车、耒耜、脚踏水车、牛拉水车、风力水车和像草席一样的米囤等作为江南水乡特有的农具,展示了江南农村生产工具发展的脉络。

    它们旋转在空中,时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如今这些工具已非常难觅,所以到了这儿我们都忍不住想亲自尝试一番脚踏水车的乐趣。我们兴奋地爬上去,先是有点小心翼翼,发现并不难,便飞快地踏了起来,像孩子似的,笑声连连。

    体验过后再往旁边,突然看到许多人围在一起,我们便好奇地走过去一探究竟。原来大家在买米,其中一位阿姨正对身旁人说“这么好的米在外面买不到的,煮出来的白米饭,不需要菜就能吃上一两碗”。这里陈列的两三斗大米,堆成高山一样。据说馆内的大米每年都是从乡间收购的,煮出来的饭又软又香糯。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稻草人、农民画、栈条、米囤风车···

                       使展馆充满浓郁的“民以食为天”的农耕气息

               

     稻米是中国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稻作遍及南北。神农时代(公元前21世纪)的古籍《管子》记载有“神农种五谷”,即黍、稷、稻、麦、菽。在古代,人们称野生稻为离、稆;称粘性稻为粳;称不粘稻为籼;称糯稻为秫稻。考古发掘的实物证实,中国的原始稻作至少可上溯到7000年以前。

 

    一粒小小的稻米,却几乎是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素,它真称得上是“完全的食物”了。比起小麦来,也要胜过一筹。如果懂得适当的吃法,稻米对我们的贡献是绝对可以傲视小麦的。

    馆中的一隅之处,还有头铜铸的牛,个头很大,做得很逼真。来这儿玩的孩子都会摸摸那头铜做的牛,仿佛摸一下就能证明自己很勇敢。其实牛是很温和的,一直是人类的朋友,牛是不会害人的,只有人害牛。

    小时候听奶奶这样说过,老牛劳不动了,就要被杀掉,但牛自己是知道的,提前两三天你就能看到牛的大眼睛里盈盈的泪水。那时自己泪水盈盈地听着,还说从此以后再也不吃牛肉。虽然自己并没有再也不吃牛肉,但对牛的尊敬是从那时就开始了。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牛是忠实的象征

 

     游罢一楼,来到米食文化展示区二楼。从年头到年尾,中国人有各类极富情趣的节日,在岁时节庆中,人们大多以米做成精致可口的米食,用来祭拜天地神明,并供大家分享。

    这时候,大人们通常都会教育小孩子要惜米、敬米。正所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二楼最大的亮点就是呈现农人“把酒话桑麻”的图景。这些个稻草人经过艺术处理,身着蓝布衣服,充分展现了农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豪爽性格;里面有两个女装打扮的稻草人,手里拿着农具,边劳动边聊天,尽显了农人丰收后的满足与悠闲。

    许多游客们都凑上去和他们一起合影,我们也没有例外。这些真人一般大小的“草民”并不理睬游客们的打扰,照旧手舞足蹈,自我陶醉……

 

回味一个特殊的博物馆

农人在这里“把酒话桑麻” 岂不痛快

 

    人类一切文明的发展,终究还得根植于大地,这是稻米乡情馆所流露的最为深刻的主题。无论是北方流行的麦面,还是江南之地普及的稻米,都涵盖在了馆中“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四个部分之中,它们充分表现出中国农民与天时、土地共生的观念。

 

    稻米乡情馆代表的稻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所显现的东方神韵深深迷醉了我们,也迷醉了被吸引来的五湖四海的游客们。

    作物和耕作的牛,就像是人类永恒的恋人,它们对人类的贡献,人类对它们的敬重和保护,使彼此之间浓情蜜意地走过了二十世纪,来到了二十一世纪。相信这些与人有着世代恋情的动植物还会继续陪伴着人们走下去。

    前些日子听说朱家角在重修景点,不知这个特殊的博物馆还在吗?

 

  

    我最近在玩新浪微博,很酷、很新潮。 
    一句话,一张图片,随时随地让你了解最新鲜的我。
    点击以下链接注册,和我一起来玩吧!
   
http://t.sina.com.cn/yunfengjia/profile

 

更多文章,请回首页 

精彩系列:

激情穿越枫叶之国

上海之根松江

挪威不再陌生

你不得不去即墨的50个理由

你不知道的上海青浦

台湾走透透

我脚下的皇城

三口品北京

拍案神州

创意引爆生活

杂谈

获奖名单公布

 

独家发布旅游创新传播理论和方法

点击“贾云峰:论道旅游”精彩不容错过!

 

留言评奖活动改革啦!点击了解详细信息

 

      礼品大派送  博友全互动

 

备注:

 

1/凡在201014日至 1231日期间,评论排在每篇博文的“沙发”和每页的第9位的博友,将有机会获得每月精美礼品。

 

2/ 本博主原则上不删评语,但如有恶意攻击的评语,将删除,下面的评语顺序依次递进;若出现同一用户名的连续几条评语,将按一条计算,并删除其余评语;

 

3/ 为确保博友身份无误,中奖读者请务必使用新浪博客注册的用户名发表评语,匿名用户则无获奖机会;

 

4/无意义的、敷衍的、纯广告灌水即使抢到座位也无效,依次顺延给下一位留言者;留言中如能指出博文谬误之处的,也将有奖品赠送。

 

5/ 新鲜出炉——留言之“最”榜单,每个月我将在留言者里面评出最温馨留言、最深度留言、最搞怪留言、最认真留言、最挑刺留言(暂定)等等,每月底或月初发榜;

 

6/本次互动接受博友多次中奖;获得奖品的新浪注册用户,将会收到中奖通知留言,请在每月获奖名单公布后,自行将联系方式发到博主邮箱:travelblog001@126.com

 

7/ 如中奖博友博客主页无法留言或发纸条,作自动放弃处理。

 

本博主保留对以上全年互动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特别说明:以上评奖活动适用于所有博文系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