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广西钦州白海豚游记旅游 |
分类: 神州行·华南篇 |
我国密如繁星的众多城市中,在举世闻名的北部湾顶上,有一座颇具特色的滨海之城——钦州,她有钦江、茅岭江和大风江穿城而过,流入浩瀚的钦州湾出海。2009年11月23日首次来到广西,来到钦州。
钦州市现辖二县四区,即灵山县、浦北县、钦南区、钦北区、钦州港经济开发区和钦城管理区,总面积10843平方公里,小岛屿303个,陆地海岸线长520.8里。
钦州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三国至晋,钦州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这是钦州的最早建制。
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后数度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钦州先后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湛江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钦州古称安州,有1400多年悠久的历史,近代史上曾出过刘永福、冯子材两位蜚声中外的民族英雄,古迹众多,文化灿烂,自古就是桂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清末民初著名画家齐白石和现代诗人田汉都在钦州留下他们的足迹和美好的诗词佳作。
钦州海不扬波,阳光明媚的三娘湾,这里的白海豚是钦州人最大的骄傲,也是摄影的绝佳题材。
钦州港是个不可多得的天然深水良港,是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规划的“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的深水条件良好,中国罕见,世界也是少有的。钦州港的对外开放,加快了钦州市对外开放步伐,又带来商品经济的繁荣兴旺。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据史志记载:我钦陶器,谅发明于唐以前,至唐而益精致。镌字千六百余,经考证,始知乃唐开元年宁越郡(现钦州市)第五世刺史宁道务墓志,可见钦州制陶历史之久远。传至清朝咸丰年间,钦州陶器发展鼎盛,坭器得以广泛兴用,故名"坭兴"。
子材大桥是我院的作品,是钦州市跨越钦江的一座特大桥,桥梁全长488米,主桥为三跨双塔自锚式悬索桥,跨径布置为65+158+65米,主梁全宽35.5米。
附上海龙公的神州行之华南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