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新角度阐释菜芯儿的频繁生病

(2010-11-24 13:21:08)
标签:

转载

分类: 开始
最近和这些妈妈混迹在一起,学习小组情绪空前高涨,大家都跟上了发条一样。

花生班的超强玥玥妈,她的博文总把我看的一愣一愣的。这篇四维空间的亲子状态剖析,更是令我倒吸一口冷气。

不转发天理不容。分享!分享!



    较诡异,长篇自我剖析,介意者慎入。

 

    其实也不算新,早就听说过孩子健康状况与母亲心理状况息息相关,但我一直认为这太过玄妙,关键我也一直搞不清自己心理状况处在何种阶段,所以总是执着的从外在因素找菜芯儿生病的原因。但那天家排讲座之后我突然隐约感觉有些线索。

 

    菜芯儿一岁半之前,我的想法很单纯,就是在家看孩子,因为两边老人都不能过来帮忙,我别无选择。诡异的是,除了一次麻疹疫苗之后的高烧,我们没有去过第二次医院。

 

    一岁半之后,我开始蠢蠢欲动复出的事儿,还真的接到一个小活。接到委派电话那几天,我带着菜芯儿正在奶奶家。诡异的是,一向身体很好的她,烧了三天。当时还特意带她去村里的卫生所看过,开了好娃娃和头孢消炎药,在没有做任何检查的情况下。当时她总是不超过38度5就自动出汗退烧了,这些药我都没给她吃。三天之后她自愈了。

 

    现在想来,那场病似乎就是一个信号,可我压根儿没看出来,也不可能看出来。

 

    边工作边带孩子,操持了几个月,实在忙不过来,就请姥姥过来帮忙。那几个月我多少体会到点儿职业妈妈的感觉,虽然主要还是家里办公。每天除了帮忙做饭和给孩子洗澡带孩子睡觉,我剩余的时间都在计算机前工作。姥姥包揽了所有陪伴孩子的时间,甚至晚上我也只是将她哄睡着,然后由姥姥陪睡,我则回到计算机前,继续工作到很晚。如果不是因为她从小一直是我哄睡的,姥姥暂时无法接手,甚至这个环节我都会省掉。

 

    有一天,她们出去散步,我刚好手头工作告一小段落,站起来在空荡荡的房间里走了几步,打算构思一下新的博客文章。突然发现曾经的思如泉涌、不断翻新、好像写也写不完的关于菜芯儿的日常小故事,一下子消失了,我脑海里没有任何关于她近况的文字,甚至想法,甚至感觉。那一刻我真有种自己根本没孩子的幻觉,觉得这段日子真轻松啊,难怪有妈妈说上班要比在家带孩子还自在。但是我旋即感到不安:我好像在离她越来越远。诸多“把孩子交给老人带”的后果瞬间涌进脑海。不过短短几个月啊,我们之间的联结就好像已经非常稀薄了。

 

    虽然后来我特意留意了一下,争取提高跟她在一起的质量,但是我发现我真的很难从工作中走出来。特别是这种在家工作,还不如坐班呢。坐班至少可以以回家为界限,工作生活两清。但是在家只要有空闲就控制不住的要扑到计算机前去完成未完成的事业。当然这与我个人有关,并不是每个人都会这样。我也尝试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以提高自己处理这两方面矛盾的能力,但是未及有实质性进展时,菜芯儿就开始生病了。

 

    诡异的是,恰恰是我最担心的高热惊厥,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反复发烧反复惊厥发作。

 

    频繁发烧和频繁高热惊厥,是我小时候的标志性特征。几乎每次提起养育我的过程,这都是主题内容。生孩子之后我也非常担心这样的特质会不会遗传给菜芯儿。让我感到十分庆幸的是,菜芯儿两岁之前只有过一次高烧且没有高热惊厥。但两岁多之后还是出现了。

 

    起初我并没想到这是一场持久战的开端,凭着她两岁多只进过一次医院的资历,我还是非常乐观的,并没有因为她生病而改变什么。很多事情也是刻不容缓的,一件接一件,比如选幼儿园。从去年十月开始,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三次出行、一次搬家、入园和搬园换班,其间还夹杂着我在经济压力下的数次求职。

 

    诡异的是,每次重大变动之后,菜芯儿都会生病。更加诡异的是,每次我刚找到一份工作并为之工作一两周后,菜芯儿就会生病。这一年中,我的工作没有一个能够持续超过三周,哪怕是可以自由调节强度的兼职打字这种工作。

 

    这足以摧毁我的事业心,她第二次住院的时候,坐在她的病床边,看着她熟睡的样子,我真的决定放弃了。本来我就不是真的有所追求,仅仅是出于经济原因复出。可经济上真是得不偿失,几个月的收入还不够医疗费的零头,更不用说孩子和亲人们遭受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

 

    可当我把菜芯儿的身体状况归因于工作时,仍然有为数不少的亲人认为,这是我不想出去工作的借口。当时我也有些迷惑,难道我真的从此与工作无缘了吗?

 

    诡异的是,当我这个疑惑越来越大时,巧遇占星和家排讲座,天上掉下来一样,为我拨云去雾,找到答案——如果可以称之为答案的话,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认可——总之我有了些思路。

 

    占星上的启示来自于我星盘上的冥王星落第十宫。第十宫简言之是事业宫,而冥王星代表累世的业力,落入的宫位可以简略解释为,在相应的生命领域中存在着莫名的执着,但诸事不顺。解决的方法是放下执着(详见《生命的轨迹》)。的确,我从小对事业有很深厚的执着,算命哪怕不看感情也要先问事业。而诸事不顺在菜芯儿出生前就有,每次看似不错的工作机会,总会有些意外事件让我不得不放弃。而有了菜芯儿之后,每次逼迫我放弃的事件就是——菜芯儿生病。

 

    但是这个“放下”,放下什么呢?我为此重新思索了很久有关第十宫的含义。表面上这里定义为人生的“事业”领域,本质上,可以理解为,我们在以什么样的模式(宫头星座及其主宰星)、有什么样的能量(落在此宫的行星),用社会规范、社会标准来要求自己(第十宫是魔羯宫,魔羯座的特质之一就是对规则和传统的执着)。外在表现就是我们的“事业”——社会标准或权威对“我们为社会所做的事情”的评价。冥王星所谓“莫名的执着”,就在于此。

 

    星盘可以揭露问题的实质,但是如何解决,恐怕仍需自我反省。一方面行星的位置使我们天生具有对此领域的敏感性(冥王星落十宫,而冥王星又是我太阳天蝎座的主宰星,对我影响更加明显),一方面我们成长的后天环境也在塑造中起到一定作用(当然现在也有理论认为我们的成长环境也由我们的特质所决定,累世的业力会让我们吸引到适合修炼的父母以及家庭环境降生)。

 

  我的经验,反省成长环境的影响,对于“放下”多少是有些作用的。我们本能上会依据过往经验来做选择,当我们发现,儿时形成的经验已经不适合当下时,我们就会放弃对那种经验的执着,进而重新用智慧来考量当下,做出最适合当下的选择来。这也是“溯源法”的基本原理。重点在于我们是否能找到最初形成这个经验的情景,找到这个经验是怎么生成的。(当然这不是反省的唯一方法。)

 

    回到第十宫,从星盘上看,它正对着的是代表原生家庭的第四宫。这多少给我们一点启示。事实上,很多我们对于社会范畴的观念,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对于父母的观念,或者说,是我们对父母看法的投射。(其实每个宫位都可以这样理解。一到六宫代表小时候的、内在的、家庭的,而其对应的七到十二宫,则代表相应领域在成人之后、对外在、在社会上所对应的范畴。)由此看来,我对事业的执着,还是根源于对“父母对我的要求”的执着。这么一转换,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已经被重复反省多次了,只是还没有彻底认识到,究竟还有哪些领域在受它的影响所控制,特别是深层次的控制。从此例来看,星盘的确是个反省的好工具。

 

    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那么不仅仅是工作,就是那几次出行,也有很深的“执着于父母”的意味。去太姥姥家那次就是基于我要表现“孝顺”的心理,太姥姥年纪大了,菜芯儿是第一个曾孙辈的,出生后还一次没见过,很想让她享受一下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春节回家,则是因为菜芯儿爸的强烈要求,我们平时很少过去,爷爷的身体不太好,又非常想念孙女,特别希望我们能回去过年。但我们刚上到济南的火车菜芯儿就开始发烧,到了济南高热惊厥,整个春节都在生病,所以爷爷奶奶家也没有去成。事先因为菜芯儿已经有半年时间都在反复高烧,我是下定决心不再远行的,但就在过年前几天,我鬼使神差的向菜芯儿爸妥协了。现在想来,其中确实有“迎合菜芯儿爸的道德标准”的嫌疑。亲密关系就是与自己父母关系的映照,此话一点不假,我深深体会到。

 

    其实亲人们的理由我都是很理解的,我至今也没有否认过它们的合理性。事实上是我自己在做选择时启动了深层经验反应。在平衡菜芯儿的需求和我的需求时,我最终选择了牺牲她的需求,迎合我的需求。我以为这样选择对我是有利的,但接下来的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错误的。这里的关键在于(经由家排讲座的启示),我一直没有真正意识到菜芯儿生病的真实内因,是我对她生命的忽视。而对她生命的忽视,是因为我没有足够的力量去关注她的生命,我甚至都还没有照顾好我自己的生命。

 

    春节回来,大李约过我一次面谈。当时时间有限,我们又是第一次见面,我对自己了解也不深,所以聊得也不深。她只是隐约提到,菜芯儿生命力不够。我当时还解释是半年频繁生病所致。大李建议我每天去做大步快走的锻炼。让我先具备足够的生命力,才能去滋养到孩子。我依言做了一段时间,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当然这是现在回顾才知道的。它确实让我在心理上更有力量,它支撑我做了一次革命性的颠覆,与我内心最深处的权威——父母——做了一次深层次的分离。

 

    这事又与我的工作有关。在这一年,我认真比较了带孩子和我以前的职业,惊异的发现后者并不是我所喜欢的,甚至“带孩子”这个普遍认同率相对较低的职业,都能将其PK掉。回想我受教育的经历,所有努力都与我父母亲的期望有关。我一直在他们所喜欢的学科上努力,大学专业也是遵照他们的意愿,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也是。我是有些小聪明,学业上靠投机取巧外加一点小天赋(天蝎座的易于洞见本质),并不算艰难。但是因为我内心并不真正喜欢,没有钻研的动力。比如说,小时候上奥数,完全是够用就好的应付心态,毫无积极主动性,多一点都不想看。比如说,身为一个计算机职业者,使用博客时,如果不是特别需要用到的技术,甚至都没有试试看的兴趣。等等。这让我在工作后感觉很吃力。

 

    菜芯儿一岁半之后,关于我的复出被提上了全家人的议程,大家当然还是希望我在原来的职业领域谋发展,我也比较无奈的接受了这一现实,毕竟做老本行看似省事一些。但是我现在想,其实正是潜意识中的不愿做,造成屡做屡不成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菜芯儿生病,因为我一直把带孩子当作逃避工作的借口,并且非常有效。

 

  我曾经试过在意识层面去解决这个问题,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必须而且应该去工作,要自己放弃不工作的想法。但是这些说教无法渗透到潜意识。每次工作时都会一边打字一边不停的念叨“烦烦烦!”惟有如此发泄,才能继续工作下去。我无法控制对这个工作的厌恶和反感,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内在感受。

 

  另一个解决方法就是放下为了达到父母标准的执著,追随内心真正的需要,去做感兴趣的事,去完成“神赐”(而非父母赐)的人生目标。这就意味着“背叛”辛苦养育我成人的父母的期望,“背叛”我三十年的努力付出,同时要独立面对做出此选择的风险,独立承担它所带来的所有后果,甚至可能要再次变成整个家庭的拖累,再次承担“累赘”这个名声。但是如果这是唯一一条出路,可以让累世的业力在我这里消除,不再继续下去,我还能有其他选择吗?

 

  就在我用我所有生命能量与家庭进行激烈的心理革命的几个月内,菜芯儿病的更严重了,诡异的巧合。说激烈绝不是言过其词,我甚至有一次难过到手臂发麻,手都握不起来,我自己也没想到会有这么严重的身体反应。但是我在家排上的体验证明了这些工作真的有效,比起一年前,在面对祖先时,我已经没有那么激烈的情绪反应,而且可以更加清明的看到一些事情。

 

  国庆节的假期,姥姥来与我们同住。这十天是我一生中与母亲相处最轻松的十天。我惊奇的发现,曾经那些对我很具有刺激性的语言模式,都已经不会再激起我强烈的情绪反应了。

 

  这件事现在可以告一段落,新的阶段,我想多花些精力来善待菜芯儿的生命,这也是在家排之后想到的。当我们不能从内心深处真的尊重孩子的生命,孩子就无法尊重自己的生命,有的孩子就会表现为容易生病,有的孩子则表现为心理创伤的形式。无论哪种形式,孩子其实都继续承载了父母所没有解决的问题。

 

 

0

前一篇:原来如此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