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小巧的安曼古罗马剧场
古罗马人的幸福生活是由竞技场,剧院和浴室构成的,尤其进入帝国时代后,统治者们提倡豪华、享乐,于是古罗马比古希腊拥有了更多娱乐场所,按罗马人自己的话说:“没有了它们,活着又有什么意思呢?”

站在城堡山上,脚下的老城区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个半圆形,依山而建的古罗马剧场(Roman
theatre)了,罗马人所到之处,都要留下一座这样的剧场,猫猫在中东和地中海沿岸的旅行中,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来到这样的古罗马剧场了,看着就亲切。


这个保存得相当不错(很可能后期整修过)的露天剧场建于公元2
世纪,整个建筑依山而卧,设计风格与杰拉什的古罗马剧场极其相似,据说可容纳6000人,座位竟然还分等级,最靠近舞台的位子专属王公贵族,还有军事将领,平民百姓则坐在后方最高的位子。好在高度依次递增的座位,即使后排的观众依旧拥有最佳视野,而且和其它罗马剧场一样,这里的音响效果非常棒,不论坐在剧场何处,舞台上的声音均可清楚听到,前排座位旁的围栏竟然还有回音的效果,站在剧场中间讲话,都可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头顶上回荡。

猫猫登上剧场的最高点,那里可以鸟瞰安曼市区,白色的房舍民屋栉比鱗次地沿山势而建,这里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不知更替了多少个朝代,只有古剧场 如昔。而最让猫猫感慨不已的还要算罗马人对戏剧艺术的执着了,戏剧是罗马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碰上公办私办的庆典都要大演几天甚至一二十天。最开始在罗马人征服亚平宁半岛和地中海沿岸的时候,他们对奢侈是深恶痛绝的,对艺术也兴趣寥寥。但后来在与希腊文化接触的过程中改变了他们的价值观。


虽然共和时期,元老院还是禁止在罗马城修建永久剧场,认为天天看戏会使公民们颓废。所有的剧场都是临时搭建的木结构,庆典后拆除。老普林尼在《自然史》里描述了公元前一世纪的一个豪华临时剧场:舞台后的布景有三层,共360个柱子,第一层是铺大理石,第二层铺玻璃,第三层镀金的木板,整个剧场的装饰就用了3千个雕像,可以容纳8万人,可见罗马人对剧场的钟情。随着罗马的扩张,大量的财富腐蚀了这个民族的精神,共和国早期的贤达之士引以为荣的俭朴勤奋的生活方式被新贵族们迅速抛弃了,帝国的新贵们为他们祖先那个时代的粗略生活和道德观感到羞耻,于是追求奢华,享乐成了帝国生活的主旋律。罗马的娱乐业发达起来,于是发展到每征服一地,必建一巨大剧场,尽管罗马艺术大量模仿希腊艺术,罗马人的剧场与希腊人的一样都是半圆形,但也有自己独特的创造,如建筑中广泛使用砖和强调公共艺术等。


在这个剧场入口两侧还设有 “民间文物馆”和“民间传统博物馆”(Traditional Jewels &
Costumes
Museum),馆里收藏了许多古老的马赛克拼图,以及传统的服装,乐器和刀枪,展示约旦传统文化。
古罗马剧场人物随拍


“约旦魅影”系列文章
安曼城堡山 安曼古罗马剧场
沙漠腹地的“迷你城堡”

死海"沉浮"
世界最早的中东地图
圣地尼波山

从沙子里挖出的杰拉什
东方庞贝失落的柱子
约旦的"环保艺术品"
跟阿兹猫穿越佩特拉
通往“金库”之路
鬼斧神工的峡谷墓群
佩特拉的"加勒比海盗"
走近变形金刚II拍摄地
玫瑰城的烛光之夜
神秘峡谷的匆匆过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