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案例分析:孩子为何不要你给的东西?

(2011-09-05 08:02:19)
标签:

案例分析

注意力

儿童教育

父母教育

孩子心理

家庭教育

育儿技巧

育儿

分类: 案例分析

  按:本文是对《实战模拟:孩子为何不要你给的东西?》的总结,感谢各位朋友的参与,很多评论写的非常好,对本文的完成提供了N多帮助,谢谢啦!

 

  场景:某天,你带你学龄前的孩子到郊外玩,当孩子在草地上追逐蝴蝶的时候,你用柳条给孩子做了一个帽子,然后对孩子说:“快来,我给你做了一个神奇的帽子,给!”可你说完,孩子并未理会。此时,你会如何认为?

  

  井中月解答:

  这个场景,其实挺常见的,只不过是孩子追逐蝴蝶换成了其他玩耍,柳条帽换成了别的东西。对于儿童教育而言,都是在生活中,处理一个接一个的小事,这是真正的“活教育”。假若每个父母,能在生活中细心看待这些小事,用最恰当的方法去应对,我井中月想,你就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孩子也在玩的过程中,受到应受的教育。

  

  为此,就这个问题,我问了一下朋友。从反馈的结果上看,在处理的角度上,许多家长也是比较简单的,其方法和结果也算是不错。比如,认为在孩子专注进行一项活动时,不应打扰她,这是对孩子专注力最好的培养。当在孩子捉蝴蝶结束后,可以把帽子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还有一些家长,提出会参与孩子捉蝴蝶这件事。

  

  其实,这个场景的出现,是有问题的。许多家长抱怨自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玩,也不清楚什么是最好的生活教育,机会就这样一次次地从自己手中溜走了。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不能向学校老师那样,只知道灌输知识,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从无数个生活细节中,发现教育孩子的契机。你不注重细节,机会又从何而来?机会真的是为有准备的家长提供的!

  

  既然有问题,那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让我井中月一一道来:

  第一,如有可能,就要和孩子一起玩。像这种带孩子到郊外玩,经常看见的就是父母坐在地餐垫上,看着孩子玩。最简单、最实用的陪孩子玩,就是在孩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家长参与进去,听孩子的指挥,绝大多数情况孩子是非常乐意的。如果其不乐意,他们也会和你说的,这已经有点“不带你玩”的感觉了。当然,如果是一群孩子在玩,你又不能完全放弃自己的身价,还是别参与的好。

  

  第二,家长太以孩子为中心了。像孩子在玩,家长也不闲着,用柳条编帽子,典型的“讨好”行为。如果是一个真正温暖的家,是爸爸最先想到妈妈,妈妈最先想到爸爸,其次才是给孩子的。所以,第一个柳条帽子是应该给夫妻的另外一方,你可别感觉到不好意思给对方,或是认为这个柳条帽不好看,因为你自己都不认同,想让孩子认同?

  

  第三,家长有一点“炫耀”了。孩子已经玩的很开心了,而家长就开始“蛇吞象”了。此时家长既然不陪,就让孩子踏实地玩吧,为何非要显示自己的“本领”,编一个柳条帽子来转换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如果你想编,就给自己编吧。如果你非要给孩子编,也不是不可以的,最好等孩子回来,你们一起找原料、一起动手做,这才是最佳的游戏方法和生活教育。给孩子现成的东西,远不如让其参与制作。

  

  第四,家长玩法上有点脱节。与孩子一起玩玩具,或给孩子玩具玩,是需要讲究技巧的,即要让游戏有所持续,并能让玩具已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比如,你给孩子一个吸铁石,孩子就可以拿着它到沙坑里面,去找碎铁屑,这一玩就是半天。而你在郊外给孩子一个柳条帽,孩子拿它做什么?除非你们一起玩隐藏的游戏,柳条帽还有一点作用,否则几分钟后,孩子嫌累赘就给你扔了。

  

  当然,可能会有一些朋友看到这几条,会感觉我有鸡蛋里面挑骨头的意思。当然,家长非要按照你玩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玩,那就算我井中月在挑骨头吧。从我个人角度来看,我只是希望按照孩子的方式,与孩子一起玩罢了,这是让孩子接受我们、认同我们。和孩子玩看起来事情虽小,但如果不注意一些方式、方法,会导致孩子厌烦和不接受,严重时还会破坏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

  

  所以,如果我们想影响和教育孩子,就要使我们的利益最大化。你想,反正我们时间都已经花了,为什么不高效一点?能得100分,难道非要60分万岁?我井中月要说起来,是一个极度偷懒的人,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是这样的,就想着怎么可以把知识进行复用,玩的时候又怎么把知识点串起来,这不仅节省了教育孩子的时间,也大幅度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你忙工作时孩子来捣乱》            《案例分析:丢新玩具后的八大教育技巧

  《案例分析:帮助孩子应对恐惧的策略》         《案例分析:当孩子被别的孩子欺负

 

  本周实战模拟:《实战模拟:这是孩子想象力丰富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