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案例儿童教育父母教育生活教育育儿技巧摸狗宠物狗育儿 |
分类: 案例分析 |
按:本文是对《实战模拟:当孩子遇到宠物狗》的总结,感谢各位朋友的参与,很多评论写的非常好,对本文的完成提供了N多帮助,谢谢啦!
场景:你2-3岁左右的孩子,在外面玩。过了一会,一条没有系狗绳的宠物狗,向你的孩子走来,你的孩子在嘴里喊着“小狗!好可爱的小狗呀!”,同时还准备伸手去摸宠物狗。对你而言,你是比较“不喜欢”或者害怕狗的。此时,你会怎么处理?
解答:
对于家庭中养狗,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城市中养狗。自古以为,中国人比较认同的理念是“玩物丧志”。有时候,养宠物也是被认为是不好的事情,比如养狗。据报道,中国的狂犬病是比较高发的,每年都有不少的人因此失去生命。也有不少的朋友,有被狗咬过的经历,所以比较怕狗。而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许多养狗人遛狗的时候,不捡狗屎,结果你走在路上,很有可能就踩中一个“地雷”。
但是,狗是很聪明的,很有感应和灵性,是人类的好朋友和好帮手,也是非常通人性的宠物。狗知道谁对它好,谁不喜欢它。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如果能让孩子养狗,对孩子的性格心理方面有很大的益处。可以培养孩子对人、生物以及对世界的爱,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排解情绪并给孩子带来很多快乐。我井中月认为,如果孩子真的能养成每天能照顾狗的良好习惯,一定对培养责任心,锻炼孩子的自立和动手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从孩子的天性来看,正常情况下,孩子是不怕狗的。同时,孩子对宠物会有天生的喜爱,就像上面场景所描述的,孩子见到好看的狗,是很有兴趣去摸摸的。面对此种情况,许多父母就担心狗会伤害到自己的孩子,往往会采取禁止孩子去摸的方式。但这种害怕,多数是因为不了解狗而导致的。另外,不能否认的是,许多父母自己,就比较怕狗。
所以,在回答让不让孩子摸狗之前,有必要先说说有些人,为什么会怕狗。我井中月认为,一般人怕狗,会有下面的几种情况:
第一,曾经被狗咬过。这种情况发生的并不算少,包括被狗无意咬伤的,据说全国每天都发生上千起。所以,由于被狗咬过而产生害怕狗的情绪,也是比较正常的。所以,对这些人怕狗,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天生胆小。由于每个人的性格差异,有一些人从小就比较谨慎,对可能的“危险”都采取防御的姿态。这些人,看到狗的尖牙利齿,就会产生害怕,见到狗就会躲着走,生怕自己遭到“不幸”。
第三,曾经被吓唬过。一般情况下,人在小时候,对陌生的事物并不是害怕的,这也是有“初生牛犊不怕虎”一说。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用狗来吓唬孩子,或者是遇到狗就对孩子说“狗会咬你”,次数一多,孩子自然会产生怕狗的情绪。
第四,恐惧传递。这种情况不少见,很多时候由于父母怕狗,见到狗就产生害怕的感觉和情绪。比如,一看到狗就叫喊,或身体紧绷、神情紧张。孩子通过父母的表现,就在无意识中产生一种认知:狗是很可怕的。当孩子长大,这种认知会保留下来。
第五,认知联想。这种情况的发生,一般情况是在自己的认知中,已经对某种动物害怕,看到狗后,或者是某种体型偏大的狗就产生联想。比如,在一般人的认知中,狼是很可怕的动物,见到哈士奇,就可能产生害怕。
第六,恐惧迁移。这种情况的产生,往往和心理问题相关,一般是曾经被某种有毛的东西吓过,结果以后见到类似带毛的动物,就会产生恐惧心理。遇到这样的情况,只能通过心理治疗解决,如采取系统脱敏法。
所以,当一个怕狗的父母,遇到狗向孩子走过来,而孩子想摸的时候,怕狗的父母不让孩子去摸,必须承认的是,这是比较好的处理方法。但对于不是很怕狗的父母,则处理的相对平稳,也是以保护孩子、预防万一为主。如果一个家庭是养狗的,一般情况下,由于他们对狗的秉性比较熟悉,且孩子身上沾满了“狗味”,知道被狗攻击的几率较小,所以他们处理办法是既有原则,也是比较宽松的。
针对这种情况,我做了小范围的调查,选最多的选项是“你可以站远点看看,但是不能摸”、“其他方法”、“暂时不管,先观察情况再做决定”。非常让人高兴的是,没有人会训斥狗的主人,表示自己怕狗,也没有人去选择用工具轰狗。有的朋友选择了“站在孩子前面进行保护”,但没有家长选择“直接抱起孩子或立刻把孩子拉走”。调查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但为了大家能系统了解怎么处理类似的事情,我井中月说说我自己的处理办法。
在户外遇到没有栓绳的狗,首先是要区分是不是熟悉的狗。如果是熟悉的狗,当你认为狗的性格适合和孩子玩,且孩子以前和它玩过,你可以“暂时不管,先观察情况再做决定”,但必须寻找狗的主人,看其反应。这样做的原因是,狗在特出情况下,情绪会有变化而导致可能有意外发生,比如怀孕、发情等。而狗的主人是最清楚自己的狗,有责任的养狗人,遇到这样的情况,会提示别人的。
如果你遇到的是熟悉的狗,但狗的性格不稳定,或认为这狗不安全时时,就需要提醒孩子,并“站在孩子前面进行保护”,尽可能地让孩子远观,而不要去触摸。比如我们小区就有一条狗,它曾经是流浪狗,被现在的主人收养,如果你女主人牵,孩子怎么和它玩都没有关系,而男主人牵,则狗就不太愿意被摸。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有一些狗的安全感比较缺失,遇事喜欢龇牙,这种狗会有无意性伤害,不建议孩子去摸。
还有一类熟悉的狗,也需要注意,就是那些动作极其敏捷的狗,对这类狗,一般不建议小孩子接触。比如我井中月家的猎狐更,动作极快,给点阳光就灿烂,虽然从来不咬人,但有时候会吓人一跳。所以,对小的孩子,除非我拉着,一般我是不让碰的。万一由于动作快,被孩子家长误以为是“攻击”,而吓着孩子,得不偿失,呵呵。
至于不熟悉的狗,处理方法就比较简单了,一律不允许孩子去摸,无论狗的品种、大小。对于遇到没有系绳的陌生狗,必须提高警惕先保护好孩子,同时寻找狗主人。也必须在征求狗主人同意的前提下,才可以让孩子去摸狗。这是因为对陌生狗的性格不确定,孩子贸然去摸,可能引起狗的误会和紧张,反而容易引起攻击。
最后,我井中月顺便说一下,如果孩子是怕狗的,在户外遇到狗,则一定要先抱起孩子,或站在孩子的前面。此时非常不主张为了锻炼孩子的胆量,而引导孩子去摸狗。你这样做,不仅不会淡化孩子的怕狗情绪,反而会加剧孩子的恐惧感。此时,家长的任务是认同孩子的恐惧情绪,同时通过自己的身体,让孩子知道,我们是随时在保护他们的。(作者:井中月,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相关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孩子拿脏东西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