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服装今后还能怎么卖?

(2009-11-25 18:12:05)
标签:

中国

服装

服饰

品牌

终端

模式

专卖店

旗舰店

商场

主题专卖

财经

分类: 品牌营销

服装今后还能怎么卖?

        如同服装品牌与品类的发展让人眼花缭乱一样,近年来,服装终端形态的变化,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种门店样式、终端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从直接进货到引厂进店,从自设分店到连锁加盟,从集中经营到开设专卖,服装品牌从产品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已经到了终端竞争时代。

 

        从卖什么,到怎么卖,在哪里卖,“决胜终端”已成为众多服装企业的共识。对于一些想到终端竞争中占据领先优势的企业来说,选择什么样的终端类型,成了品牌战略中的重要决策环节。

 

        如果我们对服装终端的形态演变作一个简单的梳理,即可以从中找到发展的脉络,从而决定自己终端形态的定位。

 

商场VS专卖店:造船与借船的博弈

 

        当前,两种服装终端类型最为常见,一是大中型商场,二是专卖店。它们各有利弊,在服装发展的不同阶段,其地位各不相同。

 

        对于中国的服装企业,尤其是二、三线品牌来说,提到商场,情感与语气都十分复杂,“既是战友,又是对手”的评价,可以作为一个缩影。虽然许多服装品牌都有一个愿望:拥有自己能够“说了算”的专卖店系统,然而,对于商场这个主流渠道,不得不十分看中。

 

        商场销售优势表现在:有显著的客流量;诚信度较好;促销力度较大;经营风险相对较低。在发展初期,服装品牌走进大商场直接面对众多的消费者,对培育市场、引导消费等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进入大中型商场也存在着不少不利因素:承担入场费用大,如“进场费”、“促销费”、“柜台费”、“宣传费”等,使产品在利润下降的同时,经营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售后结账需要一定周期,在商场由于统一收款结算,使销售利润不能立刻兑现,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周转;不能独立开展促销活动;不利于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受制于商场的环境,很难在形象设计或企业文化方面展示出自己的特色,容易产生“千人一面”的感觉。

 

        最为头疼的是,由于中国的服装品牌在竞争中处于下风,商场对于国际品牌十分看重,而给国内品牌的空间越来越少,这让许多国内品牌十分痛心,建设自主渠道成了许多服装品牌的“迟早要走的一步”。

 

        专卖店可以是独立的门店,其经营模式与组织形式可以是“独家老店”,也可以是各类连锁等。专卖店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利于品牌推广和品牌扩张,利用独立的门店,能很好地展示企业形象,突出企业经营理念和产品特色。同时,也可独立进行促销活动;经营费用相对固定;利于科学管理和实现规模效益;利于提高服务水准以及灵活性强等特点。

 

        专卖店为个性品牌的尽情发挥、个性装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他看来,大商场一定是引导着消费的主流,但专卖店今后也一定会迎合更多的个性、特定消费。

 

        服装企业有些走商场,有些走专卖店,完全是不同利益角度的选择。进商场有着高昂的成本支付,但商场自有的品牌和到位的管理、服务,能迅速宣传、提升服装品牌;走专卖路线,虽然成本较商场低,但需要自身在网点建设、人员培训、内部管理等方面有较大的精力投入,因而风险也会较大。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是否具备开设专卖店的号召力。一方面在经销商层面是否具备号召力,有没有经销商信任品牌,愿意投资开店;一方面是对消费者的号召力,是否具备品牌的知名度、相对成熟的消费群体,毕竟,开店容易存活难,昙花一现的品牌专卖店如同长江后浪推前浪,不具备实力与品牌的积淀,盲目把专卖店作为主要渠道形态,一溜烟是具备一定的风险。

 

        自己动手造船,或者是借船出海,选择进入商场,还是自建或发展专卖店,都有优势和劣势,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如果能将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就会赢得良好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在终端博弈中成为最大的赢家。

 

旗舰店:为何店铺越开越大?

 

        忽然一夜春风来,满城尽是旗舰店。

 

        当国外品牌把“旗舰店”这个名词带到中国,并率先发挥出不同凡响的作用,中国品牌也一拥而上,纷纷旗舰了。

 

        所谓“旗舰店”,就是企业在营销管理过程当中处于某地级别最高的品牌形象展示店,一般来讲就是位置极佳、客流极强、销售极好的地方的样板店。旗舰店是加快实施品牌形象工程,加大品牌形象店建设步伐,树立知名品牌形象,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手段。 

 

        旗舰店以概念性的店面装修,个性化的产品陈列,宽敞舒适的购物环境以及周到细致的导购服务,已经融进人们的购物方式,影响到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服装装品牌旗舰店营销模式跳出了单纯的价格竞争态势,已在国内各大城市呈现兵临城下的格局。

 

        而近年来,国内国际品牌不仅要旗舰,而且旗舰的面积越来越大。Armani、LV、杰尼亚、卡地亚等世界顶级品牌的旗舰店,选择在标志性地段(如外滩)或顶级商场一层(如恒隆),面积已经从一开始的几百平米,发展到目前的至少1000平米起步。

 

        国内的服装企业,在地段与商场级别上无法与国际品牌相抗衡,就在面积上求得突破。

 

        在上海的南京东路商圈,美特斯·邦威与雅戈尔的巨无霸旗舰店相互呼应,其中一家号称10000平米。

        西安东大街商圈,50米之内三大品牌美特斯·邦威、森马、以纯的专卖店总营业面积达20000万平米;七匹狼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等地发展40家大型“男士生活馆”;报喜鸟上市融资后也是首先在一线城市开设大旗舰店……

 

        为什么会出现千军万马竞相开大店的局面呢?这是国内服装市场竞争升级带来的必然结果。品牌间的竞争加剧,使渠道转型升级、终端转型升级也拉开序幕,服装品牌的大店热也就应运而生。

 

        在渠道转型和终端升级中的旗舰店,代表一个品牌、一种概念。它在企业中的角色和作用也是很重的,既是形象的代言,又是销售的样板,还是渠道拓展的平台。凭借旗舰店的影响拓展周边的市场,从而拉动企业在经历了一个阶段的高空品牌塑造后,由外到内重整资源,提升发展内劲。

 

        同时,一些财大气粗的服装企业,看到了黄金商圈的稀缺性,把旗舰店当成一种商业地产投资进行“圈地运动”,也是旗舰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

 

主题专卖:会是下一个热点吗?

 

        旗舰店的高投入使他只能成为形象展示店,毕竟,对于国内品牌来说,2000平米以上的旗舰店是否能盈利,是个老板们不愿意提及的话题。

 

        旗舰只能是旗舰,不能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因此,求真务实、进一下细分与升级的终端新模式“主题专卖”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品牌主题专卖是对同一品牌的“二次终端细分”。李宁专卖,已经从原来的一店之内各系列齐全,演化成了李宁篮球服装用品专卖、李宁足球服装用品专卖、李宁旅游服装用品专卖等,雅戈尔专卖经过细化分为雅戈尔高尔夫专卖、金色雅戈尔专卖、雅戈尔运动休闲专卖等。

 

        在城市中较为成熟的商圈内,商业用经营场地很少有较大面积的用地且地租昂贵,以面积为基础的“旗舰”专卖在现代都市中是少有落脚之地的。主题专卖既保持了统一品牌的整体效果,又因他“化整为零”的经营特点,所以十分适合现代商圈地产情况,而且分布合理的主题专卖店,可以形成良好的网络品牌优势,对消费者进行市场空间上的包围。

 

        主题专卖是体验营销的应用。主题专卖因为表现主题明确,所以在内部设计上更能从主题出发设计陈列环境,让消费者充分感受到服饰所传递的理念。

 

        主题专卖适应了现代服饰规模扩大化、品牌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又适应了对消费者消费个性化、专业化、细分化的需求特点,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与旗舰店相比,更注重店铺的盈利,既要叫好,更要叫座。相信在未来的竞争中,主题专卖将会发挥更大的威力与优势。能否成为服装终端的又一热点?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系供《中国服装》杂志预约采用,谢绝其他任何转载,否则法律责任自负)


    ■上海战国策营销咨询机构  李 炜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机构电话:021-50275560  更多文章,请登陆www.shzgc.cn


点此回到《李炜战国策》博客首页 点击察看文章集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