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PISA给我们的启示

(2014-01-23 06:47:45)
标签:

pisa测试

数学成绩

原因分析

教学改进

ppl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2012PISA测试,上海再次蝉联第一,特别是在主要测试领域数学方面的突出表现,令全球瞩目。

数学成绩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供的学习机会多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学生家长都非常重视孩子数学的学习,数学成绩好被认为是孩子聪明的标志,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不少家长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数学知识的启蒙甚至竞赛训练。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对学校数学课程的设立、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要求;学校的拓展型、研究型课程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数学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时间上的保障。学生回家作业中,数学作业所占的比重也很大。在全球PISA测试的数据显示,上海学生的数学学习机会在参加测试的所有国家和地区中是最高的;学生对代数、几何数学概念的熟悉程度非常高,接触正式数学问题的时间长;不同学校、不同程度的学生接触正式数学的均衡程度也很好。

二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好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数学成绩的影响很大。PISA测试对此予以了充分的关注。测试的结果显示,在以下几个方面,上海的教师做的比较好: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问一些引发学生对题目进行思考的问题;教师喜欢在不同的情境中呈现问题,以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否理解了概念;教师会提供一些题目,要求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新情境之中;教师会布置一些有多种解法的题目给学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表现是,教师经常通过让学生整理“错题本”、帮助学生分析解题错误的原因等方式,帮助学生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

三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强

上海学生的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生到校的准时性和出勤率在参加测试的国家中表现突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有明确的目标,而且愿意为实现目标持续不断地努力;上海学生的内部学习动力(即学习兴趣)显著高于OECD平均,且男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明显高于女生;学生对自己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感知度是所有参加测试的国家(地区)中最高的;上海的学生更愿意课后上额外的数学课,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也比较高。

四是试题的难度系数小

PISA测试的题目都很简单,相当于初中6年级的水平,对代数知识、平面几何定理等的要求都不高。参加测试的15岁学生因常年对数学学习的重视以及所学知识的深化,面对这样的试题自然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原本就没有心理负担,题目做起来又很轻松,取的好成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不少学生也说参加PISA测试是自己求学过程中感到最快乐的一次考试。

当然,在好成绩的背后,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首先,作业的布置需要改进

PISA测试的数据显示,上海的教师给学生布置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思考的问题明显低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教师也不善于给学生布置一些不能立即发现明确解题方法的题目。我们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基本上以巩固当天的学习内容为主,不大设计一些长作业让学生去体验;这些作业的已知条件都是恰好的,不多也不少,学生将这些数据信息代入到公式之中就可以获得答案。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和多元的,通常信息量都很大,需要学会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有的时候信息很隐蔽,还需要进行挖掘。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特别是确定、挖掘关键信息的能力,值得每一位教师深思。

其次,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PISA测试的结果表明,上海学生在接触数学文字题、接触应用数学等方面的频率明显低于6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比较注重形式化的数学问题,不太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会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遇到现实生活的中问题时,因为缺乏亲身的体验,所以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其二是不知道如何将实际问题建模,转化为课堂学习的知识加以处理。

再次,不善于解释所得结论

在平时的作业中,学生将一个题目解答出来之后任务就完成了,很少有人会去进一步探讨这一结论的意义,这恰恰是PISA测试比较看重的。能够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解释,反映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力,体现了学生将数据、图表等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的本领。真正理解的东西才能富有逻辑、条理清晰地讲述出来。

(此文发表在《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14年第1期卷首“视点”栏目中,发表时略有删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