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参加PISA测试的收获

(2014-01-21 06:43:30)
标签:

pisa测试

教育自信

评价经验

改革抓手

ppl

教育

分类: 教育漫谈

2012年的PISA测试结果上个月公布,上海再次在数学、阅读、科学三个项目中蝉联第一,在全球引起了很大反响。在主测项目数学方面,86.8%的上海学生达到或超过OECD 平均成绩,55.4%上海学生数学处于高水平。不仅测试成绩好,上海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也有突出的表现:一是能够通过场景建模等方式,对所提供的信息做出概念化和一般化的处理,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利用;二是在那些需要根据所知做出推测,并在新的情况下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任务中表现出色;三是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这些高级数学思维技能在许多别的国家的学生中相当罕见。

虽然成绩喜人,其中的一些问题也很令人深思。比如上海学生报告的校内上课时间为平均每周28.2小时,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9位。其中数学、语文和科学课程时间为每周13.0小时,列第7位;比如上海学生作业时间为平均每周13.8小时,在65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1位;比如不少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学习态度也不积极,自我的概念较弱,自信心不足。其中女生学数学坚持性较差、更易焦虑,对自己数学能力的评价明显低于男生。等等。

上海决定参加PISA测试,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希望在国际视野下找寻一把“尺子”,来衡量自身的教育质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坐标;二是借此审视所实施的教育政策、课程改革方案的有效性,找寻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均衡发展的良方;三是学习和借鉴PISA测试的理念和技术,改进我们的评价内容和方式。连续两次参加PISA测试,上海的收获还是很多的。

上海的教育变得更加自信。

这种自信首先体现在对教育质量认同上。平时说自己教育质量好,总给人以王婆卖瓜之嫌,在全球范围内用同一把“尺子”来测量,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这种自信其次体现在教育政策的实施上。一项教育政策从实施到能看到效果,通常需要8年以上的时间。上海优异的测试成绩表明,上海长期以来教育政策的稳定性对在这座城市中学习的学生产生的影响是积极有效的。

学到了教育评价的好经验。

PISA测试的重点不在知识的掌握,而是测量义务教育末期的学生是否掌握参与今后社会生活所需要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这种测试与我国现有的各类考试完全不同,有利于转变我们自身的评价理念,丰富评价的内容和方式。事实上,上海市在构建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评价的过程中,已经在借鉴PISA测试中一些好的经验。估计上海市不会一直参与PISA测试,会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研究成果,最终建立起更加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先进评价理念和手段的绿色指标评价体系。

找到了教育改革的切入点。

PISA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也帮助上海教育更加明晰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入点。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上海教育将会更加关注学生和学习经历,更加关注教师和改革自觉,更加关注学校的发展和教育的全过程。通过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让家长和社会看到教育的进步,得到教育的利益。要让教育真正回归到的本原上来,让成为教育的目的,用政策导向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成就每一位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