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2-05-18 06:52:50)
标签:

和谐师生关系

白玉兰论坛

上海虹口

一线教师

杂谈

分类: 课程教学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海教育新闻网“白玉兰教学论坛”专题网页

 

516日的“白玉兰教学论坛”,在各方参与者的脑海中激荡起阵阵涟漪。

《解放日报》以“要让学生不愿下课’,教师先得‘动脑用心’”为题,对教学论坛的整体情况作了介绍。上海教育新闻网更是设置专门的网页,对全天的论坛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点击率已经进入了上海教育新闻网的前三位。

 

在论坛进行的当天,以及论坛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也收到了不少短信和电话,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论坛内容的精彩和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表示赞赏。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也为下一届论坛的举办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516日上午,在简短的开幕式之后,论坛进入第一个板块,请虹口区的四位一线教师从各自的角度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上海教育新闻网对此有专题报道:

 

今天我们如何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

时间:2012/5/16 23:29:16  作者:刘晓晶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刘晓晶)当下,如何理解师生关系?如何构建课堂和谐师生关系?昨天(16日)在上海市虹口区举行的首届“白玉兰教学论坛”上,围绕“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话题,来自国内、上海市的一线教师、教育专家代表各抒己见,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论坛上,连二连三的精彩主题演讲报告折射了教育者对于绿色生态教学的思考,对师生关系构建的探索,对教育本源的诠释——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创建绿色生态教学环境,让孩子喜欢课堂,是教育内涵的根本要求。

小游戏暗含教育哲理

“请大家和我一起做一个小游戏,抬起你的右腿,让右脚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把右手举起来,写上一个6字,然后看看你的腿怎么办? ”

论坛开幕式上,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用小游戏这种独特的方式跟现场的教师、专家进行互动。

当大家在座位上兴致勃勃地尝试小游戏的时候,常生龙分析说,你会发现,你控制不了你的腿依然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你的手开始写6的时候,你的腿就变成了逆时针方向转了,这内部隐含了我们生理上的一个规律。同理,教学是有规律的,教学必须尊重规律,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白玉兰教学论坛的主题是绿色生态教学,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与大家探讨当前教学中存在实际的问题,破解难题和困难,为实现学生快乐的成长积聚智慧。”简单的三言两语,常生龙说出了举办论坛的目的。

怎样课堂才是好的?

江源老师的故事很简单,让学生在课堂里有事可做。一个短短的叫做新闻播报,轮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面讲三条新闻,有三次质疑的机会,而且有两次追问的机会,让学生非常感兴趣。

钱丽华老师讲的是怎么关注学生的差异,他们用了电子书包以后,她就发现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在电子书包自己学习的进程中,找到了他们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

祁承辉老师讲到了三个字,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第一是要理解学生,第二是要关爱学生,第三是要敬业,用你自己敬业的精神感动学生。

最后张老师的化整为零、小步快跑的方法,聚焦到了一点:学生是一个人。

“一口气听完四位虹口区一线教师的演讲报告”,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在点评环节中总结道。

随后,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抓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时,最终可以归结到一条,那就是教师怎么在课堂上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始终带着一种兴奋、积极、参与的心态投身老师的课堂教学。假如在一堂课上,学生跃跃欲试,或者是学生的情绪非常饱满主动,那么,这堂课的效果一定是好的。

顾志跃说:“我觉得今天四位老师的发言对大家非常有启发,只要我们在课堂里面多动脑筋,多想问题,那么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成为大家的教学实践。”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江源老师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钱丽华老师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祁承辉老师

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张亚昀老师

 

链接:四位老师的发言

[江源]从“想不到”中想到的——一名政治教师的成长笔记

[钱丽华]关注差异 彰显人性 和谐师生关系

[祁承辉]课堂有形,信任无界

[张亚昀]蹲下身去与学生交流

[解放日报]要让学生不愿下课 老师先得动脑用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