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pplong
pplo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6,637
  • 关注人气:4,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顾志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2012-05-19 07:39:47)
标签:

积极情绪

和谐师生关系

绿色生态

白玉兰论坛

上海虹口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顾志跃: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先生

   516日上午的“白玉兰教学论坛”上,四位来自虹口教学一线的教师演讲之后,原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先生做了一个精彩的点评,也为我们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他发言的要点如下。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

其实我刚才非常紧张,因为让我说20分钟说什么呢?还好刚才四个老师的发言给了我很多启示。从四个不同角度讲了他们非常精彩的故事,我想应该有话好说。

围绕着课堂怎么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江源老师开始,每个老师都跟我们分享了他们自己的故事。江源老师的故事很简单,让学生在课堂里有事可做。一个简短的新闻播报,轮流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里面讲三条新闻,有三次质疑的机会,而且有两次追问的机会,让学生非常感兴趣。

    钱丽华老师讲的是怎么关注学生的差异,他们用了电子书包以后,就发现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同起点的学生,都在电子书包自己学习的进程中,找到了他们自己学习的内容和方式。而且我特别关注他们学习的差异分析,他们学校有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可以把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和记忆特征进行诊断,然后根据科学诊断的基础适应学生差异的教学,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祁承辉老师讲到了三个字,就是教师要让学生喜欢你,要取得学生的信任,第一是要理解学生,第二是要关爱学生,第三是要敬业,用你自己敬业的精神感动学生。

最后张亚昀老师的化整为零、小步快跑的方法,又聚焦到了一条,学生是一个人。这个人有一个最基本的愿望,就是要想表现自我。其实学生也想表现自我,但是在我们的课堂里面,往往就不给学生表现他们自我的机会。假如你给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他们就会非常起劲。

江源老师的故事最典型的就在这个地方,大家都争着当新闻播报,因为他觉得我能找到和其他学生更加不一样的新闻,而且希望我的新闻播报是没有人能够质疑到我的,这是一种能够让学生实现自我表现的机会。电子书包的钱老师讲到,在电子书包里面,同样一个历史的命题出来以后,每个学生可以找自己不同的角度,我能不能找一个和人家不一样的东西来表现我自己。包括张亚昀老师“化整为零”的作文,每天能够写出东西。学生有这么一种自我表现的欲望,我们老师怎么能够把这种欲望在课堂里面让学生得以实现,这是能够让学生进入课堂积极主动学习状态的钥匙。

    其实课堂的教学关系说到底是两个关系。第一就是教与学的关系,我们讲的最多的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为什么要主导?教师主导不是说让教师去独霸讲坛,不是说让老师去满足自我表现。其实老师也有自我表现的欲望,希望用自己精采的讲课或者是生动的故事,甚至在班级里面用一种大声疾呼的训斥在维护自己的形象,来建立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但是你千万别忘记了,最好的老师应该是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教练员,然后想办法让学生做运动员。刚才四个老师的发言当中都有这样的含义。现在很多老师上课比较傻,为了解决自我表现,他自己做运动员,一堂课从头讲到底,学生在下面可以爱听也可以不爱听。学生人在课堂里,心可以满天飞,所以假如说老师把自己做运动员,只能把学生逼到观众的角色。这种课累的是老师,轻松的是学生。回过来假如把学生逼到运动员的位置,老师做教练员,这种课的特征累的是学生,当然老师也不能轻松,老师要把控整个课堂的局面。

    所以我觉得教与学的关系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就是怎么来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新课改中首次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目标,但我们很多老师犯了一个错误,什么错误呢?就是直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搬到课堂里面。情感这个东西直接搬到课堂里很难,为什么很难呢?因为人的情感源自于情绪。什么叫情感?情感就是对某个事物的情绪的一种倾向性。实际上我们在课堂里面可以操控,可以调节,可以观察的是学生的情绪。做过老师的都知道,假如一堂课始终被我们老师调动的学生跃跃欲试,或者是学生的情绪非常的饱满主动,这堂课的效果一定是好的。没有一种积极情绪投入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是效率很低的课堂教学。

我们在抓和谐师生关系的命题,最终是不是可以归结到一条——怎么在课堂里面调节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始终带着一种兴奋、积极、参与的心态投身老师的课堂教学。江源老师让学生自我表现,在高层次学生当中这种好胜心是很容易被激发起来的,你今天播报三条新闻,我能不能进行质疑,质疑之后还能不能追问。其实这里面涉及到的很多东西,会涉及到学生怎么在现实中捕捉问题、分析问题。

我想电子书包也是这样,四平中学是一个普通中学,那里的学生可能不会像一附中那么优秀,让他去好胜,他也不想好胜,他能完成任务就不错了。这时候用电子书包的方式,就可以回避一个孩子在公众场合上表现的尴尬,他可以默默无闻在自己的电子书包当中做出一个和别人不一样的视角和不一样的作业,赢得老师的赞许和表扬。

同样,鲁迅中学张亚昀老师的化整为零、小步快跑也是这样,把一个大要求的任务化作涓涓细流,坚持不懈,靠着老师的持久性和恒力,也能积少成多,积小胜为大胜。

刚才几位老师给我们提出了很多怎么在课堂当中调整学生积极情绪的高招。这些高招可能对大家来说是很大的启发。我最近也在研究有效学习问题,我觉得有效学习的前提是学生要愿意学习。在课堂当中还有一个关系要引起关注的就是情智关系。其实任何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由情绪伴随的。假如他处在一个不良情绪状态,这种学习往往是低效和无效的,所以我们让学生学习有效,首先要改变的不是他的方式,不是他的内容,首先要改变的是他的情绪,是否让他用一种非常积极的情绪投身到课堂中去,这对老师来说是第一位重要的,好比他学习的门,积极情绪有了他这个门就开了。假如学生关着门,你在那里跟他讲课,他的学习效果能好到哪里去。

课堂第一位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情绪,有效的或者想方设法地调节学生对课堂参与的情绪。就像我们今天这个大会的报告一样,大会报告的有效性就是下面听老师的情绪。因为我也做过老师,我站在讲堂上,我就知道下面听的人情绪状态怎么样。情绪状态不高,基本上这个会白开,假如情绪状态很高,这个会议就开得有效。老师要通过观察,不断的去看学生的情绪状态,只有你把学生的课堂情绪把握住了,调控在自己手里了,那么后面的有效性就出来了。

为了要解决这个情绪问题,我们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个关系就是备课的时候标准与学生现有水平的关系。因为很多老师都会碰到这个问题,课上的教学标准是既定的,但是老师知道一摸底,我学生现有水平就处在这么一个状态,那么我的备课到底是就课标要求备,按教材要求教,还是说能够把学生的现实作为我的起点?在这个问题上,大家千万不要死扣教材,死扣课标。这个也是我们在当初编教材的时候,有一个想法,千万不要用课标和教材约束了老师在教学设计和课堂中的创造性。

张亚昀老师是很大胆的,把一个教材课标当中没有规定的东西,做出了自己的东西。她做的非常有效,她的规定是符合孩子写作能力发展的,现在我们没有写进课标,也许将来会把张老师的经验写进课标。所以老师的创造性非常重要,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照本宣科的角色,我们既要关注教材课标的要求,更要关注我们所教的学生实际。

对于每个老师来说都有这样一个命题,就是对于教材教参的二次开发。教材教参是专家编出来的,是符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当中有没有我们班不熟悉、不适应、不了解、不喜欢的东西?碰到这些不熟悉、不适应、不了解、不喜欢的东西,怎么把它改成我们班学生熟悉的、了解的、适应的、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教师的原创性。

我一直在想,什么是教学能手,什么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我想教书匠和教学能手的区别,就是经验的丰富性不一样,教学能手有各种各样的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处理各种课堂问题。教书匠只能按照教材教,教完之后,学生懂不懂跟我没有关系,这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大家都希望从教书匠转变成教学能手,教学能手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经验。教师的经验哪里来?经验就在于某一节课上忽然想到了书上的这个题目不好,我给它改了一个题目,以后凡是上到这个内容就用这个内容教。我今天听到人家举了一个例子,学生很喜欢听,而且很说明问题,将来我上课的时候,讲到这个内容,我就举这个例子。也就是只有一个老师能够在教学当中自己原创一些题目,原创一些活动,原创一些例子,原创一些问题,而且证明这些东西是有效的,储存在他自己的记忆当中,才能形成他自己的经验。所以有一句话“没有原创,哪来经验”。教师的原创性就是回答怎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是要动脑筋教,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怎么动脑筋教呢?今天四个老师站在不同的角度是怎么教的,把这些问题交流完以后,整个虹口能够围绕“绿色生态”这么一个大命题,先从课堂和谐师生关系着手,慢慢解开绿色生态教学的大课题。

我觉得今天几位老师的发言对大家非常有启发,只要我们在课堂里面多动脑筋,多想问题,那么和谐师生关系一定会成为大家的教学实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