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教学的两点建议

(2011-11-11 07:25:13)
标签:

高中教学

整体思考

基础与难度

杂谈

分类: 课程教学

高中的教学工作,千头万绪,不同的学校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我想,有两个问题很需要引起区教研室的教研员以及学校、教师的关注。

第一,要有整体思考

有两个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第一,一个学科、甚至一所学校的学业成绩不是趋于一种“稳中有升”的平稳发展状态,而呈现出一种周期性的摇摆,有的时候,其幅度还比较大;第二,在课堂里听课,常常会看到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高一的学生在操练高三的学习内容,高三的学生在补高一的基础部分。

如果您是一位司机,经常开车的话,就会有这样的体会:当您将目光聚焦于车头前面近距离的路况时,车开起来就容易歪来扭去,开不直;当您把目光放远,关注的是整个道路的状况时,车就容易开的直。学业成绩的摇摆与此是非常类似的,缺乏整体思考,总是采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办法来应对每天的教学工作,一方面会很累,另一方面也很容易出现方向性的偏差,事倍功半。

有一年的5月份,我到一位高三数学教师的课堂上听课,他正在进行高三第二轮的复习,其中有一道练习题:解不等式,t1t2。这位老师请几个同学上台板演该如何求解,结果上来的几个同学想法各不相同,有的说先换元,用x替代t1,解关于x的不等式,然后在转换到原式进行讨论;有的说分t0t0t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然后将讨论的结果进行合并;还有一个学生上来之后说了半天,也没有听明白到底该如何分析,东一榔头西一棒……最后老师总结说,大家分析的都很好,其实还有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先移项后通分,分子分母分别考虑,一下子就可以获得问题的解决。就这样的一个不等式的解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了近20分钟,最后还是教师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

我在想,如果这是一节新授课,教师请同学们各抒己见,然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出最佳解法,这会是非常好的一节课,至少在这20分钟的教学环节上处理的是很好的。但现在是二轮复习,从学生的反馈看,教师和学生努力的却是设法夯实基础,这就非常有问题了。新课的教学要求、一轮复习的教学要求、二轮复习的教学要求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每一步都要思考清楚,并且确保每一步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完成。从课堂表现看,教师在前面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就是教学缺乏整体思考,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典型事例。

外出旅游,不少景点都有“八卦阵”,为游客旅途助兴。如果这“八卦阵”的围墙比较高,真的走进去,要想出来的非常困难的,需要有人站在高处予以指引。这些游客就像我们的学生,站在高处的人就是教师,因为站在高处,可以统揽全局,因此对每个人的行动才会做到心中有数。这就是整体思考的意义和价值。像上面的这位高三数学教师,自己跳到阵里和同学一起去摸索,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

第二,基础和难度要并重

还是先说两个现象。第一,在高中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教师和学生抛开课本开展教与学的活动。我最近听了不少高中的课,整节课中教师不指导学生看书、学生自己也不主动去看书的现象比较常见;第二,理科教学中,对概念的讲解非常“快捷”,一个新的概念出现,就是能够花上3-5分钟的时间进行讲解已经比较奢侈了,将大量的时间用在练习题的分析上。

两个现象的背后,反映出的是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教师总觉得课本没什么讲头,教材上的练习又太过简单,缺乏挑战性,于是就在课本之外准备教学材料。什么样的课外材料最丰富、最易获得呢?自然是浩如烟海的习题,于是习题自然成了很多学科课堂上的主要风景线。

但是,做了大量的习题,并不能让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很显著的提升,或者说提升到了一定的程度以后,就很难有再上升的空间了。原因何在?根源还在于基础。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或者问题,恰恰是用常规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不能顺利解答的,解决这些问题要回到学科的本源——基本概念和规律上。而正是因为教师在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教学方面舍不得下功夫,使得学生无法借助这些概念、规律出发去分析问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话还是很有道理的。

在任何时候,夯实学科基础肯定是没有错误的,但也要防止出现另外一个极端,因为抓基础而不断降低教学的难度,使得课堂乏味无趣。学问只有到达一定程度的深度,学习者才会玩出兴趣。只有玩出兴趣,学习者才会沉浸其中。只有沉浸其中,才能促进人的知性成熟。一个知性较成熟的人,便有自学的能力,也逐渐能够独立思考。

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结束,为了减轻学生的考试负担,做出了“两考并一考”的决策,将学业水平考(毕业考)和升学考(选拔考)合二为一。为了保证学生都能及格,中考的考题越出越简单,绝大多数的试题都是简单记忆类的,不需要过多的思维。这一考试指挥棒发挥的“导向作用”就是: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负担确实是减轻了,但课后作业的数量、时间上的负担并没有减轻。课堂教学的低难度,还常导致学生学习提不起兴趣,无法沉浸在学科的美丽之中。

可见光有七种色光,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和紫光对眼的眼睛都有副作用,而人眼感到最舒服的光是绿色光。这一事实告诉我们,真理通常并非发生在两极中间,而是在两极的中间地带。基础和难度,可能就是教学的两极,我们不能在关注基础的时候忘记了难度,或者抓难度的时候忽视了基础。要在这两极之间做文章,既要关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落实,更要注重给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拾级而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