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产业论坛举行

标签:
电子书包产业论坛企业联盟教育 |
分类: 会议纪要 |
作为“纪念上海张江高新区成立20周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8日下午,“电子书包企业联盟成立大会暨2011年电子书包产业论坛”在虹口区隆重举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之后,教育部启动了一批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开展数字化课程环境建设和学习方式变革试验》(简称“电子书包”)项目就是其中的一个,虹口是该项目全国唯一的试点区,已经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践。第一批8所试点学校,覆盖小、初、高各个学段,大家根据学校情况和特色拟定了与电子书包项目配套的子课题,并围绕课题目标,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试点和推进,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案例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电子书包”项目试点的影响下正悄然地发生改变。在当天举行的2011电子书包产业论坛上,虹口区教育进修学院常务副院长马骉介绍了电子书包在语文教学中的试点情况。通过电子书包,学生在课前阅读背景资料,并由网络平台上传问题,与同学展开讨论;教师一方面依据课文开展教学设计,明确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确定教学的难点。马骉说,电子书包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师生发挥网络的多边即时交流功能,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通过电子书包,一种“游戏理念”——挑战、刺激、快乐和成就感——被植入课堂,教师布置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并鼓励学生挑战高难度。目前看来,这种教学方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电子书包里必须有料。如果是一个空的书包,谁愿意来用呢?”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仇勇平从使用方的角度,对产业联盟的成员提出了资源需求,希望大家不要各自独立开发自己感兴趣的软件,并设置诸多限制,要着力在电子书包的开放平台上建设自己独具特色的资源,供学生选择使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顾小清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国际国内有关电子课程标准研制的相关情况,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出版标准化研究室刘颖丽主任也以“电子书包——教育出版数字化的新方向”为题,做了主题演讲。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先生是“电子书包”项目的专家组成员,他说:今天,技术和教育又走到了一个交汇点上。今天的社会需要培养和发展每个孩子的创新潜能,教育要进一步促进学生以学为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以实现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角色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的途径需要理念和思想,但技术将起到非常强大的奠基作用和促进作用。电子书包项目代表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方向,世界各国都在探索,其价值无容置疑。书包的内容需要包括出版业、IT产业等等在内的相关行业的支撑。虹口区作为国家级“电子书包”实验的唯一承担者,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也将是史无前例的,将对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先生首先祝贺电子书包企业联盟的成立。他说:企业家和教育家一起探讨电子书包的发展,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从教育的角度看,最重要的是怎样把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背景,在这个背景下去教育孩子,使教育更有效益,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技术社会发展的环境。在一些发展中的国家,已经将ipad发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使用。我们处于中等程度的发展中国家,更要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电子书包能否给教育带来什么?要为学生提供什么,解决什么?仔细想想大约是两条:第一,电子书包能否适应今天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孩子是有差异的,教学的个别化、差异性能否得到实践?这有赖于我们对不同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学习信息。第二,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利用书本上的知识,要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尹主任还说:对联盟来说,教育是一个用户,要对联盟提出更多的教学需求,要多关心学生的内心发展、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内在学习规律。电子书包的推进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在更加广阔的知识背景和信息背景下学习、兼顾到个别化和差异性等方面,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虹口区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这有赖于在座的各位企业的支持。希望共同设置一个让孩子更好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我们要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和奋斗。
在会上,宣告成立的第一届电子书包企业联盟理事会由10家会员单位组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被推选为理事长单位。
在接下来的项目实验中,我们将把实验学校从8所拓展到18~20所,将探索的重点放在个别化学习方式的实践上。课堂教学实践推进小组也将加大工作力度,引领各实验学校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践,进行实证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