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作业利弊谈

(2010-05-26 11:59:07)
标签:

家庭作业

作用

利弊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作为一个学生,每天回家处理家庭作业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一个学校的教师经常不布置家庭作业给学生,常常会让家长感到不满,甚至到学校去质疑。

为什么要布置家庭作业?一个基本的理由是: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而学生不可能将教师带回家,但能够将书本带回家。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给学生提供了继续学习的任务和方向,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另外,家庭作业还向学生提供了另外一种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步调展开学习的方式,这能促进学生主动地、有趣味的开展学习。

从世界各地以及我国大样本的教育测量结果显示,每天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相比于没有家庭作业的孩子,每天小于2小时家庭作业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较好;家庭作业介于2小时和3小时之间的孩子,学习成绩和2小时以下的孩子没有明显的差异;家庭作业超过3小时的孩子,学习成绩随着作业量的增多反而有所下降。

但当前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主要的原因就出在家庭作业上。

先说小学低年级学生。按照市教委的规定,3年级以下的学生是不要求布置家庭作业的。但现实的情况是:小学低年级的家庭作业不仅没有减少,而且变着花样在增加。孩子没有家庭作业经常让家长感到心中不安,他们会要求教师给孩子布置作业,甚至还帮着孩子完成作业,试图向小学教师证明自己的孩子是多么的聪明。

问题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不能理解作业的用处和重要性。孩子在家中独自完成作业的时候,经常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作业反而加深了孩子难以改变的错误观念。如果家长试图帮着孩子去做作业,又会使孩子产生依赖感,将学习的责任拱手相让。

再说高年级的学生。如前面所述,适当的家庭作业是有益于孩子的学习的,但高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

第一,学科之间缺乏统整的思想。每个教师都希望孩子们在自己任教的学科方面多下点功夫,因此作业布置的量普遍偏大。如果是单一的学科作业量大一点问题还不大,每一个学科作业量都偏大,对学生来说就成了灾难。

第二,作业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之间缺乏一致性。按道理,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教学,再通过和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相对应的作业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现实的情况是,教师将作业的选择权教给了别人、教给了出版社,上完课后就让学生做《同步课课练》、《一课一练》上的作业,这些作业不是教师自己编制的,当然与教师的意图不相同,这就导致了讲练脱节的现象。

第三,作业想要达到的目的和意图不明确。每个人都有不同智能发展的可能性,不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智能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但我们的教师对此缺乏研究。由此造成的结果是:各个学科都特别强调某一种智能的培育,而将其他多样化的智能给丢弃了。

第四,过量的家庭作业害了聪明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学生。这些学生为了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经常埋头苦干到深夜,极少有时间去从事诸如音乐、舞蹈、戏剧、科学、工艺等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一个孩子一天的时间都被学习时间所占据,没有一点空闲的时间的时候,这个孩子的创造力也就给抹杀掉了。闲暇出智慧,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第五,过量的家庭作业造成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紧张。孩子和家长一样,每天在学校里学习、思考,非常的辛苦。但家长忙碌了一天回到家中之后可以放松了,孩子们却还要继续进行长达数小时的“作业大战”,孩子们看着放松身心的家长,是很难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的。家长如果对此不理解,一味的批评和指责孩子,必然导致相互之间的紧张关系,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

家庭作业就像一个巨大的石磨,既挂在教师的脖子上,也挂在学生的脖子上。很多教师自己也相信,如果大家能够步调一致地大量减少家庭作业的数量,他们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教学设计上,可以让教学更加有效。但谁也不愿意率先试点,因为这样做既会招致家长的指责,又有导致考试成绩下降的风险(学习时间会其他学科抢占去)。

如果能够保证教师在减少作业量的同时,教育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教师一定是愿意去实践的。我们确立“中小学作业系统”的项目研究,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想在家庭作业上走出一条减负增效的新路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