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有效指导
(2009-02-27 11:23:43)
标签:
高中教学减负增效有效指导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周三上午,召开了由高中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参加的工作会议,我就本学期的高中教学工作谈了几点看法。
第一,开学秩序井然
在寒假期间,各个学校都对本学期的整体教学安排和开学之初的工作进行了思考和部署。由于准备充分,管理到位,各个学校开学阶段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万事开头难,这样好的开端,是各个学校的校领导精心安排、精细管理的结果,我代表教育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二,关注教学问题
关注课堂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减负增效”,是教育局非常关注的事情。开学以来,教育局的领导、教育学院的领导、各个学科的教研员等,纷纷走进课堂,深入基层听课调研,对当前的高中教学现状做出了初步的判断。大部分的教师都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也想了不少的办法,力图让教学更吸引学生,更加有效。教师和学生总体上是非常认真、努力地教和学的。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个别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不充分,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把握、学生情况的了解、教学环节的设计等思考不够,上课比较随意。也正是因为随意,所以偶尔就会出现讲非所问的现象、甚至导致科学性的错误。
——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以练习、试卷为主,对学科知识本身的理解关注不够。课堂教学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试题的反复训练上,学生被动地接受操练,很少能体会到学科自身的魅力和趣味。
——一些教师对某一知识在“深挖洞”方面研究的很多,但在求深求难的过程中不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横向的知识知识之间的联系关注不够,没有给学生揭示解决问题的通性通则。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层次的递进不清晰,无法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的形成。
……
上述的一些现象,反映出教师在把握新课程的教学方面还有问题,如果不加以关注和克服,就会造成课堂教学的不到位。教师和学生因为教学不到位,就需要通过大量的试题,以期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最终的结果,必然是题海泛滥,学生的课业负担增加,但思维提升缓慢,高投入低产出。
第三,反思管理策略
每个学校、每一位领导和教师都知道课堂教学的重要性,都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要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为什么课堂教学中依然会存在着各种各样和我们的要求不相符合的教育现象呢?撇开教师自身的原因不谈,从学校管理的层面和教育局管理的层面看,我觉得我们应该进行一些反思。
首先,学校管理层对一线的教学情况是否了然于胸?如果对当前的教学状况非常清楚,是否对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如果有改进的措施,这些措施是如何得到贯彻和落实的,谁来负责,进展的情况如何?
其次,从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的层面看,我觉得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有效的指导。教研员到一所学校听课前几天,就会告知该校的任课教师,教师知道要来听课后,会精心准备一节课给教研员听,这节课和他平时的常态课相距甚远。教研员针对这样的课的指导显然就缺乏针对性;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学调研中发现问题之后,较多的是提出要求,要求学校尽快予以整改,但常常没有给出改变的策略和途径。基层学校的校长对教师施加压力、教师对学生施加压力,造成大家压力都很大,但效果并不好。
第四,加强有效指导
加强有效指导,从教研员的层面看,就是要把握一线教学的真实情况,依据当前的教学实际,确定如何进行指导。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已经和教研员进行了沟通,提倡教研员不大招呼深入学校推门听课。教研员已经做好了准备,希望各个学校给予支持和配合。
加强有效指导,要借用名师和专家的力量。在今天的会议上,教育局成立了第一批虹口区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工作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各个学校的备课组长,加强对学科教学备课、上课、作业、辅导等环节的指导和研究,通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加强有效指导,关键在学校,在学校的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有的支持系统,只有通过学校的呼应和运作,才能产生效应。这其中,学校的教学领导集体是发动机,是助推器。学校教学领导层要深入课堂一线,发现问题,揭示原因,给予切实有效的指导,帮助教师改变现状。
发现问题不是坏事。从辩证的角度看,问题大的地方,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正视问题,通过有效的指导来解决问题,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就不会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