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复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9-02-13 10:54:55)
标签:
二轮复习计划心理疏导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最近走访了一些学校,也深入课堂听了几节课,了解了一线教师的具体做法。从所了解的情况看,有的学校对毕业班的工作抓的很紧,有比较具体的工作计划,也有的学校基本上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决定教学的进度和内容,各种做法不一。不同类型的管理风格,与学校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有关,很难说哪种管理好或者不好。但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角度看,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第一,要有比较详细的工作计划
凡事预则立。针对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反馈出来的情况,制定切合学生实际的复习计划,做到一学期的教学安排早知道,是非常重要的。一轮复习重点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上,二轮复习重点则在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上;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关注的是知识的深度,在二轮复习中,这要关注知识的广度。教师自己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一点,才不会在行动上走弯路。
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一种方法就是设计一些涵盖面大的专题(主题),通过某种线索将不同类型的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体会一种方法、一个规律在不同场合、不同领域的应用,从而学会举一反三,促进能力的迁移。比如说高中物理,就可以通过“力和运动”、“能量守恒”、“波动”、“实验”、“模型”……等设计若干专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每一个专题要讲几次课,二轮复习应该到什么时候结束,都是要精心安排好的。那种随便找一本试题集,每天让学生操练的做法是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第二,反对以试卷讲评为主的教学
有个别老师,在进入二轮复习之后是非常省心的。他们常常是用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做一套试卷,然后用2~4节课的时间进行讲评。一周两套左右的试卷,就可以应付自如了。这样的做法学校的管理者要留心观察,一旦发现要坚决制止。
之所以要坚决制止,有下几个方面的理由:一是这些试卷大都来自上学期19各区县的一模试卷,这些试卷主要用来监测一轮复习的教学情况,对二轮复习中如何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缺乏有效的引领;二是试卷本身超出考试要求的内容不少,试题重复的现象非常普遍;三是这种试卷的讲解,让教师和学生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个具体的问题上,缺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整体的思考,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之间的联系;四是课后的练习依然是从外面找来的一套套的试卷,不同的试卷命题者的意图不同,造成学生在学习中讲练脱节,思维混乱。
按照相关专题组织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加以设计、编辑,有利于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第三,关注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
有不少学校非常注重对基础薄弱学生的辅导和帮助,这无疑是正确的。但同时也要关注成绩比较优异学生的点拨和指导。不同的学校,学生的整体状况不同,所采取的措施也应有所区别。
有的学校可能比较适合采用“抓两头、促中间”的思路来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他们搭建成长的阶梯,让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同时给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对基础薄弱的同学,通过个别的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尽快进入到大部队的行列之中,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有的学校可能正好相反,采用“抓中间,促两头”的思路来组织教学效果更好。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组织策略,共同的一点就是要面向全体,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处在临界点的学生,更要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
第四,加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疏导
每到临近高考的阶段,学生、教师、家长都会不同程度的产生焦虑,有的甚至诱发心理问题。学校管理者、班主任、任课教师首先要对自己进行心理干预。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心理平时生活和学习情况的观察,发现有异常的言行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复习迎考。
通过名校自主招生预录取的学生,通常是学校中成绩、行为习惯等都表现优异的学生,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也非常的重要。要让他们在取得预录取资格之后,不懈怠、不放松,继续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学习精神,满腔热情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对他们自己来说,不放弃的精神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他们的同窗来说,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会对大家的学习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使自己的成绩提升一大截的事例有很多。对于那些前一段时间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要给他们更多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