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说课堂教学有效性

(2008-09-26 10:49:25)
标签:

有效教学

学生发展

教育

分类: 课程教学

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有效性问题是最近一个阶段非常关注的中心话题。

1.课堂教学有效性指的是什么?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 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余文森说:“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下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2.评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核心标准

如果要给有效课堂罗列一些标准出来,就会发现符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特征很多,可以写出很多的东西来。不过标准的条目过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操作性比较差,难以在具体的实践中加以落实。

在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诸多评判标准中,最核心的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3.怎样实现有效教学?

要实现有效教学,需要做好一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对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无效低效行为和表现进行梳理。无效低效教学的具体表现有:不需要教师教,学生也能理解;教师费尽心力讲解了半天,学生就是不理解;等等。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前一种教学处于学生的已有水平上甚至已有水平之下;后一种教学可能将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潜在水平之上,学生就是跳起来也够不上。也可能问题设置在“最近发展区”,但教学的组织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当,学生虽然有能够理解的能力,但却缺乏具体理解的途径。

第二,要有积极改进的举措。明白了问题出在那里,也就知道了应该如何去改进。当然,教育工作是非常复杂的,改进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三,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性支撑。教师的工作,绝大多数的时候是单枪匹马在教室中进行的,如果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不能达到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就是一句空话。

第四,构建发展性评价的机制,通过评价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落实。评价具有非常强大的导向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方向。

4.学生差异大,能否实现有效教学?

现在的学校,由于招生途径的不同,旁听生、借读生的涌入,使得班级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差距很大。面对这样的局面,能否实现有效教学呢?

余文森教授认为:“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面向全体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获得一样的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不要简单地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问题,而是要把学生之间的差异看成是教学的资源,教学中要充分地合理地艺术地利用这一资源,使学生之间发生实质性的互动,这是实现教学增值,也是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保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