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开始学习外语好?
(2008-09-20 21:26:01)
标签:
教育科学学科起点双语教学教育 |
分类: 课程教学 |
记得去年曾经参加一次关于《课程方案》修订的讨论会,会上,大家对小学一年级要不要开设英语课产生了意见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应该在小学一年级开设英语课,因为我们的国家越来越走向开放,整个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之间互相渗透的速度越来越快,让孩子们尽早学习一些英语,有益于他们和世界的融合;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一年级就开设英语课,势必导致学生在幼儿园就开始学英语,以便孩子在小学入学的时候能够给学校留下好的印象,能够争取进入好的学校,这势必导致学科教学的进一步前移,会增加孩子们的学习负担。
大家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一门学科在那个年龄阶段开设,其依据是什么?这个依据应该从根据什么来确立?这是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我们不清楚,则当出现意见分歧的时候,就很难去说服别人。
那次的讨论会已经过去了很长那个时间,修订之后的课程方案也已经在学校里开始实施,但英语学科应该从那个年龄段开设比较好的这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最近看到香港的几位专家的一个报告,他们将脑神经科学、认知科学与如何提高香港学生的语言学习这个问题联系起来,进行了四个年头的实验研究,他们的这个报告,使我看到了解答自己心中疑惑的曙光。
1.关于双语教学的界定
现在在很多学校,对双语教学的界定就是在非英语的课堂上用英语来上课的教学,我个人认为这样的界定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无形中提升了英语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这不利于母语的学习。我的理解是,双语教学属于下列情景:一是国家规定某种语言是第二外语,需要学习这种语言;二是对地方方言的保护,比如外地人到上海,学习上海话就属于第二语言。
在香港,中文是学童的母语,英语是特区政府规定的第二语言,所以这两种语言都是学童们需要学习的。
2.什么年龄开始学习语言好?
香港专家的研究表明,语言学习早学比迟学好。对于母语(中文)而言,正式的和有系统的语文训练可以从幼稚园开始;对于第二语言英语来说,可以从幼稚园第二年或者小学一年级开始,如果学校没有足够的条件,推迟到小学二、三甚至四年级开始也不迟。尽管孩子们启动的时间晚了一些,只要教学得宜,也一样可以学的很好。
教学得宜意味着什么?首先,语言教师必须具备幼童语言能力发展的科学知识;其次,教师的课程培训,应该包括科学性的脑神经基本知识和理论;第三,教学要有更明确的目标、更优美的内容和分量适中的教材。
3.英语学习和中文学习的机制一样吗?
脑电图显示人脑在处理学习中文时的关联路径与处理学习英文时有明显的不同。处理中文时,额叶区及枕叶区中产生强烈而短距的脑电图关联;处理英文时,则在额叶区和颞叶区之间产生关联。而且关联的模式因为性别不同也有差异,女童的两边脑部活动较多,男童左脑则较为活跃。
上述现象表明,学习中文和学习英文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是不一样的,相应的教学方式也不相同,还要关注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差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英语是母语的语言学习和中文是母语的语言学习,学生脑电图的关联也会有所不同,换句话说,如果将英语是母语的国家的英语课程原封不动地搬到中文时母语的国家和地区来进行教学,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毛病。
4.关于教学方法
用拼读训练作为语文教学的先驱,有助于语文学习。拼读法在学习英语时效果特别明显。
无论学习的语文是中文还是英文,学生须先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词汇,效果较佳。若将词汇与文法融和教学,或者先学文法后学词汇,其效果都不如先学词汇来的理想。在这学习中文时尤其明显。
用语意关联法学习词汇的效果特别显著。
在缺乏文化环境的配合下进行英文教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香港专家的研究,针对性很强,研究也很深入,系统回答了香港学童何时学习语文(中文和英文)以及如何开展语言学习等问题,研究报告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在我们大陆,英语并不是我们的第二语言,对英语学习的要求不可能和香港完全相同。但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设置学科以及科学实施学科教学的参考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