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清贫前言:因为濒临期满离群,最近有几个第三期的学员经常和我交流。这没有问题,我也欢迎。让我有些失望的是,其中两个同学有一个共同的毛病,就是学不能致用。我讲了那么多创新求变的技巧,这两人还是写不好。
今天,我特意要表扬一下第二期插班的学员陈溯,她续费学习到了现在。不久前,有一次群里聊天,有人在谈发帖,这时,北京的“麻子一刀”说:“你还在发帖吗?你还在发微博吗?你OUT了,我现在随时随地地在切客!”
切客?新名词。一般人听了、看了,也就过去了,但陈溯同学是个有心人,她立刻想起了我传授的创新求变的技巧,其中一条是,“引进流行元素”。
于是,她飞快地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就叫《你切客了吗》,很快就发在了报纸上。其中,在他们当地的副刊上,栏目叫“弄潮”。
还有,最近我上了两堂关于营造悬念的课程。不久后,第四期学员粟渔给我写了一封信,前面回忆了第一个写作启蒙老师,后面这样写道:
自从加入了陈老师的培训班,学习了大量的写作技法,不似先前那样盲目地投稿了。学习静下来研究杂志风格,写一些有的放矢的文章,养成了随手记录的好习惯,等等。而面对老师的点评,每次都读了又读,去领会老师的深意。
除此,我还经常去陈老师的博客去读他的文章,随时学习他的写作技法。
最近,我的长篇小说《荒村往事》第六章中,我就用了老师教的“悬疑式”写法。开头我写:“石猴山上的达子香开得艳红艳红的时候,村里搬来了一家新户。也正是这新来的一家人,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县的事件。”
不仅如此,我还学了老师的写法加入了结尾:“文华已经魂不附体,脖子被来人死死地卡住,无法呼吸。几分钟后,她的腿抖动了几下,身体一阵剧烈的抽搐,翻了两下白眼,口吐白沫,头就软软地垂了下来。
片刻,此人起身整理衣衫。月光映衬下,田老八脸上浮现出怪异的表情,翻窗跳了出去。”
戛然而止,收到了意料之中的效果,读我这篇小说的网友,纷纷留言问我,为什么到关键时刻就停了,期待下集。甚至还有人短信给我问:我说渔啊,赶紧续啊,等着看呢。
瞧,村东头没纸了,都盼着我的《月子》七呢,这都是陈老师的功劳。
人生中,会有很多人,被我们称作老师,而真正能成为良师益友的人,却是寥寥。未来,不管我的人生中会向哪一个方向发展,陈清贫老师都会写进我的人生历史,而描写他的那一段,定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瞧,学以致用,很快,很有效果嘛。在这里,也表扬一下。
有些同学,课上得很准时,上完也觉得有收获,但轮到自己写作时,立刻把老师讲的全部忘到了九霄云外。
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集中讲述了写作和投稿的基本技巧。最近,都在上实战课。而有效的实战课中,其中一种方式,就是优秀学员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
如,上一次,两年发表1400篇的王春玲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后,提高最快的,是已经出师离群的危笑天。王春玲引用了一篇样文,叫《印度的车来车往》,讲述了写游记的技巧。危笑天马上学会了,当晚学写了一篇《春天的卡夫卡》。然后,呼啦啦发表了很多地方。
所以,这些同起步的优秀学员,其写作经验教训,是很难能可贵的,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体会,一定要学以致用。
这一次,我们请出第二期插班的优秀学员,彭菲(彭彦花)。进培训班之前,她没有任何基础,文化底子薄——只有中专学历,认识我之前从未写过稿,更没发过稿。
通过半年的学习,她开始大量发表,最近势头还很不错。所以我特意请出她来,讲述她宝贵的写作经验。接下来,彭菲(彭彦花)就进行了现身说法,标题是《生活就是用来灿烂的》。整个课程,非常精彩。
课后布置了作业,内容是:通过今天的课,你长了哪些见识?有哪些是你以前所不知道的?你将如果学习本群优秀学员,尽快提高自己?字数:500——800字。两周内发我网易信箱,我将择优发在我新浪博客上。
本次作业有奖品,写得最好的,奖品是雪小禅签名的书《十年》,或者《烟花那么凉》。
到今天为止,第一批交来的作业大约有十来篇,今天展出第一篇:
第四期学生梁佳韵作业:听彭彦花同学讲课有感
听了彭彦花同学的讲课,我知道了应该多培养自己的自信,不断地发表自己的文章,不断地得到肯定和表扬,不断地从中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我一直害羞,认为自己写得不够好,所以也不敢拿出来见人,最多也就放到空间里给别人看看,或是在一两个论坛里走来走去看着别人写的,就一味地觉得自己写得不好,就连投稿也不敢,想不到原来敢于表现自己也是一个好的鼓励。
我是第三次在培训班里听课,之前也看过一两篇第三期我没上过的课,但我只是看了没怎么留意使用。而现在换了从学生的角度来讲述课程,我更加深刻地领会到老师所说的学以致用。
而且每个写作的人,都不是那么容易自己能摸索出自己写作的道路来,就像彭彦花同学也是排除万难,将老师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磕磕碰碰,和坚韧不拔的个性,才能有她现在的成就。
本来我看老师的课程里也有说到“十八技”里的东西,因此也没怎么太过认真“十八技”里的知识,但看到彭彦花同学将“十八技”看透后能一下子就出稿了,我很是羡慕。
不能不说,对待每一样东西都要认真都要参透才能得到成长,三心两意,朦朦胧胧地学着也不是办法。
从中我更加体验了老师所说的,想要投一份稿必须了解杂志需要的文章,不断地参透这本杂志的性质,因此在投稿之前阅读前几期的那一本杂志,并不是夸张,而是实实在在的必须。
一直以来我都很想尝试不同的文字体裁,但自己实在无能为力,脑子不好使,所以退而求次,只好一步一步来,因此我选择从写日志和小说开始练习文笔,自己很是艳羡彭彦花同学的多才多艺,但她终归还是专心于一两样才能有更深的造诣,因此我也不需要看着别人的好而忽略了自己的好。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写作只是埋没在自己的世界就可以了,自己也是个内向的人,也想过让自己开朗外向一些,但自己爱上了文字,所以就更加地对外界不理不睬。
但通过彭彦花同学的素材讲解,原来文字也可以走进别人的世界,听别人的故事,体会别人的感受,这是多么的精彩啊。这样,我又更加地爱上了文字,它不但能充实自己,还能开阔我的视野,让我自己走出了自己的世界。
最喜欢的就是彭彦花同学说的,拿羡慕别人的时间来不断提升自己,还有时间不是问题的问题。是的。与其盲目地羡慕别人而忽略了自己,这样是得不偿失的,但也不能不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就踏着巨人的肩膀不断前进吧,直到哪天自己也高大了起来,才自己行走。
而时间是挤出来的,时间每分每秒都在,只是看你在不在乎,你有没有发现而已。
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路上会有很多失败,会有很多嘲笑,但越被嘲笑的梦想就越是有实现的价值,所以无论在成功的路上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微笑面对。
作者:第四期学生梁佳韵,联系信箱:1020481544@qq.com

第二期写作培训班:作业离发表有多远
学员危阜军:拜读陈老师的特稿新作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Ⅰ 陈清贫教战:写作、赚钱与心法修炼Ⅱ
第四期学员叶知秋:读《写稿赚钱18技》
第四期梁佳韵:听彭彦花同学讲课有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