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器人瓦力》这部动画片的语言极少,完全靠“小动作”和眼神传递情感,恰恰给观众留下了极大的互动、猜想以及融入的空间。
细细观赏这部动画片可以发现,导演把机器人瓦力完全拟人化,观众在影片一开始就有了强烈的认同感:进门自脱履带,打开电视,看到爱情歌舞片段时双手紧抱,睡觉时的摇摇篮,在垃圾堆里捡拾自己喜欢的东西,打乒乓球等等。
这些小动作在没有语言的情况下,也同样抓住观众的心,让人想起了卓别林的电影,也让观众为机器人生活在垃圾成堆的环境里,产生了同情感。这些小动作带来的视觉冲击,在征服观众的同时,也赋予了机器人瓦力更多的“人”的特征和生命力,打造了机器人的“有血有肉”,质感丰富,人性特征尤其是瓦力的孤独感,得到了完全的“无字”解释。
这部影片涉及的主题有很多,主要表现为动画、环保、拯救以及科幻。观众在领会这些主题的同时,还通过瓦力的小动作领会了影片的另一个主题:爱情。作为清理垃圾的最后一个机器人,瓦力是孤独的。为了摆脱这份孤独,瓦力学会了爱。
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观看那部歌舞加爱情的老电影,明白了人类通过牵手表达爱意。于是瓦力遇到伊娃时的穷追不舍,既说明了他想摆脱孤独,也通过偷偷牵手未遂、强行牵手、展示自己的战利品、跳舞、为伊娃撑伞避雨等动作,表达了瓦力为了摆脱孤独所做的一切。
虽然瓦力还不知道爱情,但是他知道留住伊娃自己将不再孤独,生活的目的和目标将更加清晰,不再是简单的清理垃圾。
这部动画片的主题是沉重的,但是表现手法却是开朗的。尤其是瓦力进入太空后的几个小动作,展现了遨游太空的浪漫情怀。比如,当瓦力用手滑过水晶般的璀璨流星,当他用灭火器喷出的白色泡沫在深蓝色的太空中自由翱翔时,很难不让人沉醉于这些美丽的画面中。
这时候,我们或许会想到自己是个孩子的情景吧,自由自在,曾经的梦想在宇宙中遨游,每个人的心中的幻想和憧憬,都被瓦力的太空“动作”说感染和诱发,此时的我们也想变成那个自由翱翔、摆脱孤独的瓦力。
总之,瓦力的小动作调动观众相信他不是一个纯机械的机器人,而是接近人类感情的机器人,眼神、动作中既有机器人的特征,也使人们越来越为这个机器人的行为动作所感动,因为瓦力是有生命的,他有一颗追求“爱”的心!(第三期学员罗金升作业,QQ:372308074)
——陈清贫评点:第三期写作培训班在进行第十一课网络授课后,布置的课后作业是看电影《机器人瓦力》(也叫《机器人总动员》),写影评,标题统一为:《机器人瓦力,就爱你的“小动作”》。
《机器人瓦力》一片,前30分钟几乎无一句对白,但通过高度拟人化的“小动作”,把机器人瓦力描绘得非常人性化(如,偷偷想牵女机器人的手)。现在,我们要求每一个学员仔细观察并欣赏一下,它有哪些可爱的“小动作”。
这一部动画片,瓦力的那些“小动作”,其实就像我们写作中的细节。所谓“细节为王”,一篇文章如果没有一两个让人难忘的、印象深刻的,让人哑然失笑的,与众不同的,别致新颖的细节,那么,文章就会失去很多光彩。
本片中,瓦力的那些“小动作”,给本片增色不少。我们写这一篇影评的目的,就是要训练自己,注意到那些“小细节”的“大用”。
第三期学员罗金升本次作业不错,观察仔细,点评到位,达到了本次作业的要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