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中石化工资待遇就得跟国际比?
标签:
经济中石化工资待遇社会责任中国杂谈 |
分类: 吐鲠集 |
作者:朱方清
中石化半年报显示,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后,中石化利润飙升333%,净利润增至332亿元人民币。许多网友质疑中石化是否赚取了垄断利润、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是否给中石化带来了暴利?为此,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和发改委能源所主任助理姜鑫民均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并未给中石化带来暴利,实际上,中石化仍是“最吃亏”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同时,跟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石化的福利待遇很低。(9月2日中国新闻网)
读了这条新闻,我真想借用当前流行的一个句式奉送给发改委能源所这两位官员:“你们的妈妈喊你们回家吃饭!”
两位官员的话真称得上振聋发聩。“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并未给中石化带来暴利”——是,利润才飙升333%,照这口气,下一步奔向666%是很值得期待的,也才有可能满足两位大嘴官员的胃口。“实际上,中石化仍是‘最吃亏’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是,连执掌全部国企的发改委官员都不平则鸣了,那么下一步帮助中石化减轻社会责任、让其少吃或者不吃亏,甚至干脆只占便宜,这也是很值得期待的,不然主管官员们非产生“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的自卑感不可。“跟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石化的福利待遇很低”——妈呀!这可太具有国际眼光并且太体恤下情了,连我这个非中石化人都深受感动,可以想见,中石化的兄弟姐妹们听了这番话后,一定得打心眼儿里感谢这二位的八辈祖宗!
不过我还是弄不明白,上述言论咋品咋像出自中石化老总之口,至少也该是位公司董事,与发改委官员身份结合起来咋寻思都觉别扭。发改委不是面向全国吗?能源所不是面向多家石油巨头吗?为啥单单替一家石油企业叫屈喊冤,所发表的理由又如此牵强甚至荒谬至极。难道作为国企的中石化已成为某些人的“私企”不成,亦或暗中分享着股份?!不能怪我胡思乱想,要怪就怪相关官员话语机锋太深,角色模糊得让人实难辨认。
由此引发不明白的具体问题则更多:中石化被上边官员认定为“最吃亏”企业,是跟哪些企业比?光是发改委的“嫡系部队”呢,还是包括了社会各个行业?中石化“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作为国企承担社会责任难道不是天经地义吗?而承担责任大与小不是一直掌握在“婆婆”手中吗?说到“中石化的福利待遇很低”,前提却跟国际同类企业比,姑且不说中国的国企与外国的私企本身就没有可比性,单这个思维模式就不免使人发问:为什么偏偏中石化的工资待遇就得跟国际看齐呢?
也罢,不必多问了。谁看不出来呢?中石化就是嫡系宠儿,是亲生的,上边当然要“护犊子”。由此不难预料,有发改委的万千宠爱,有领导们的百般呵护,中石化以及其他同类“掌上明珠”们一定会出落得千娇百媚,更加光采照人。于是“天价吊灯”完全可以无所顾忌登堂入室,“XX亿团购”也不妨大张旗鼓轰烈上演。我等江湖业者,无根草民,除了付诸无限的艳羡,又能如何!
附:博主更多精彩博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