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it/科技刘兴亮电视背景声音看电视听电视 |
分类: 时评●一地鸡毛 |
在我七岁时,村里才有了第一台电视。对于这个新鲜事物,大人小孩都挤到人家家里去看,主人家索性把电视支在院子里,于是每天晚饭后男女老少都自带小板凳去看,成为一种固定节目。那时候和左邻右舍一起看过很多电视剧,印象深刻的有《霍元甲》、《乌龙山剿匪记》等等。直到上初中,我们家才拥有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
现在,自己有了家,电视也越来越大了,也没人跟自己抢台了,可是却发现,看电视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很多时候,电视仅仅是一种背景声音,从看电视变成听电视了。对于这个现象,我多次和身边的朋友们交流,发现大家的状况都差不多。
- 电视还是经常开的,比如一下班回去就会把电视打开。原因是家里就我和爱人两个人,弄点声音出来,显得家里热闹。
- 我和爱人都忙,晚上一人一个笔记本自个儿忙自个儿的工作。忙着忙着,有时候其中一人就会嘟嘟:今儿个怎么这么安静呢?另外一人就会立马想起:呀,今儿个忘开电视了。这个时候,电视的重要性才体现出来。
- 很久以来,都没有完整的看过一个电视剧或一个什么别的节目了。这几年,能够让我完整看完的电视剧有《汉武大帝》、《亮剑》、《乔家大院》、《士兵突击》,如果没有记错,应该只有这4部了。遗憾的是,这还不是通过电视看完,是通过BT下载后看的。
- 只有在吃饭时才会看看电视。但这也仅限于吃饭时间,一般吃完就不看了。如果这个现象普遍的话,建议各家电视台把黄金时段调整为吃饭时间。
- 即使是作为背景声音,即使是听电视,我也只听那有限的几个台。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曾经作为生活主要娱乐项目的电视,怎么会沦落为一种背景声音呢?刘兴亮分析,可能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1、娱乐方式的增多。记得以前在村里住的时候,电视只能收到一个山西电视台。有一段时间放的是一部巴西的电视剧,名字叫《变卡》,很长,100多集,我几乎都看完了,但至今愣是没想起任何情节。用母亲的话说,就是“一个电话滴铃铃、滴铃铃,打了100多集”。那么乏味的一个电视剧,又是农民最不喜欢看的外国片,大家还是一集又一集的、一边骂一边吃着花生什么的就看完了。就好像今天除夕夜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虽然年年骂还是年年都在看。如果除夕夜有别的什么一家人可以聚着玩的娱乐方式,估计春晚的收视率会直线下降。今天,有了互联网这个媒介之后,大家的娱乐生活急剧增多,电视就不得不靠边站了。
2、电视内容的拖沓已经不适合当今生活的快节奏。电视兴起后,看戏的人明显减少,主要原因就在于戏剧的节奏太慢,书生咿咿呀呀唱半天就是不到后花园和小姐相会,把观众都快急死了。而现在的电视被冷落,也犯了和戏剧同样的毛病。一个电视剧动不动就几十集,谁有那么多时间跟着去看?
3、就好像收音机一样,电视慢慢的也成为特定人群的娱乐方式。曾经火遍天下的收音机,现在基本只剩下三类听众:老人、学生和司机。慢慢的,电视的观众人群估计也会只剩下三类:老人、小孩和特殊工作者。
4、即使是无聊的时候,即使是想放松休息的时候,拿着遥控器来回按个几遍,都找不到个想看的节目。这里就不对电视工作者进行批评了,人家也是很努力的。
5、由于网络的发达,很多新闻已经早就知道了。这点不仅是电视,家里订的报纸也看的越来越少了,即使看报纸,也就几分钟就都翻完了,很多新闻通过网络都已经看过了。前两天还和爱人商量决定,明年开始不订报纸了。爱人甚至想把电视费也停交了,反正也很少看电视了。(作者:刘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