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微软收购雅虎谷歌yahoomicrosoft通牒反思醒悟陈永东it |
分类: IT、互联网与手机 |
业内终醒悟:微软购雅虎不现实
文:陈永东
这两日很奇怪,先前IT行业一直看好微软收购雅虎的许多机构与人士开始反思了,多篇报道与文章反映出一种声音:许多业内机构与人士逐渐开始醒悟,微软收购雅虎似乎不一定有必要,既不实惠,也不现实。
一、《福布斯》:微软收购的钱为什么不用在更有利地方?
最近的杂志《福布斯》刊登的相关文章中,开始怀疑雅虎是否真的值400亿美元?并提出,如果400亿美元对于收购雅虎来说仍然不够,那么鲍尔默还能将这笔钱用于什么地方,以提升微软的业务水平?《福布斯》还给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用途1:以每人10万美元的价格雇佣4万名工程师,可以雇佣10年。
用途2:收购Facebook或其他重要的社区网站,包括MySpace、Bebo、Hi5和LinkedIn。Facebook目前的估值约为150亿美元。除收购费用外,微软还将拥有足够的资金聘请顾问方帮助完成交易。
用途3:进行总额达Google去年8倍的支出以提升流量,不过这将导致流量成本比Google更高。
用途4:在中国雇佣80万名员工工作10年。这些员工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点击微软网站及相关广告。
用途5:向所有点击微软广告的用户赠送免费的“巨无霸”汉堡,总共可以赠送14亿个。
用途1:以每人10万美元的价格雇佣4万名工程师,可以雇佣10年。
用途2:收购Facebook或其他重要的社区网站,包括MySpace、Bebo、Hi5和LinkedIn。Facebook目前的估值约为150亿美元。除收购费用外,微软还将拥有足够的资金聘请顾问方帮助完成交易。
用途3:进行总额达Google去年8倍的支出以提升流量,不过这将导致流量成本比Google更高。
用途4:在中国雇佣80万名员工工作10年。这些员工什么都不用做,只需点击微软网站及相关广告。
用途5:向所有点击微软广告的用户赠送免费的“巨无霸”汉堡,总共可以赠送14亿个。
这些建议很有意思,微软也可以参考一下是不是可采纳。
二、其他反思的声音
其他许多机构与人士也在这两天不断发出各种质疑、反思的声音。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在我上篇博文《微软向雅虎发通牒或将是徒劳!》中的留言中发现的。
微软倒的确是应该坐下来仔细考虑一件事情,那就是他们赢得这场战役又能得到什么。
正如杨致远和波斯托克所指出的,还有很多司法和管理层面的巨大麻烦等待他们去克服。
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企业文化面也显示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们能够在文化整合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更加要命的是,两家公司高层的这种公开对立还在使局面火上加油。
还有,两家企业究竟能够达成怎样的协同效应也值得怀疑。正如一些观察家近日所指出,在十年之后,将整个花旗集团合而为一的努力现在看起来只是一场零和游戏。所有大规模的互联网交易也不可能忘记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前车之鉴。
正如杨致远和波斯托克所指出的,还有很多司法和管理层面的巨大麻烦等待他们去克服。
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企业文化面也显示出一个大大的问号。他们能够在文化整合上获得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更加要命的是,两家公司高层的这种公开对立还在使局面火上加油。
还有,两家企业究竟能够达成怎样的协同效应也值得怀疑。正如一些观察家近日所指出,在十年之后,将整个花旗集团合而为一的努力现在看起来只是一场零和游戏。所有大规模的互联网交易也不可能忘记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的前车之鉴。
看来,业内的观点已经开始分化,很多机构与人士开始反思:微软有必要收购雅虎吗?
三、陈永东:微软早就该反思,国内IT业也应反思
1、国内IT业应反思
陈永东早在2月1日微软发出收购雅虎的要约后,当时就在《微软收购雅虎成功性不大》中对微软收购雅虎的可能性提出了质疑。但当时微软是心高气傲,觉得雅虎肯定会被微软轻松收购;国内许多机构与人士也纷纷表态称微软将很快收购雅虎,并对其今后的前景甚至新公司的名称进行了展望。
然而,收购案的实际发展情况正好和陈永东最先估计的一样,阻力重重,在还没有到美国国会与欧盟审核之前,被收购对象雅虎虽然内部意见不统一,但所发出的主要声音是要么在找其他的合作伙伴,要么坚决拒绝收购,要么变相表态收购价格太低,严重低估了雅虎的价值。到最近微软发出“最后通牒”的情况下,微软的表态仍然是这样。
比较奇怪的是,微软在回应微软“最后通牒”时,明明是说价格太低、价值被低估、微软不可能得逞等观点,却被国内许多人士理解为“不拒绝收购”,难道是翻译人员的理解错误?所以,国内IT业要反思。
2、微软要反思
陈永东一直认为,微软收购雅虎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雅虎不同意,谷歌要指责,美国国会与欧盟都会严格审核。而且,其软肋在于微软要全额收购雅虎,而两家公司的电子邮件与即时通信已经非常领先,收购时这两项业务必然被认为是垄断。所以陈永东建议微软在对雅虎的收购过程中,其实根本没必要将雅虎的全部业务都收购,不如只收购雅虎部分关键的、对微软最有利的业务:搜索、广告与视频。其实,国内已经有部分人士开始同意我的观点,只不过这几天好像赞同的人越来越多。
我在纳闷:微软真的是觉得财大气粗,非要盛气凌人地收购雅虎吗?有必要用“最后通牒”来威协雅虎吗?是不是应该仔细想想,原来制定的收购方案是否正确,有没有犯方向性的错误?所以,微软应该反思:微软收购雅虎的决定是否是一种冲动,真得那么有重大意义吗?至少,陈永东认为,微软收购雅虎不实惠、不现实!
附:陈永东评微软收购雅虎系列:
- 评论22:业内终醒悟:微软购雅虎不现实
- 评论21:微软向雅虎发通牒或将是徒劳!
- 评论20:中国反垄断法影响微软购雅虎?
- 评论19:Yahoo Buzz宣告初战告捷?
- 评论18:微软收购雅虎的软肋在哪里?
- 评论17:谷歌购得双击有利微软购雅虎?
- 评论16:微软仅收购雅虎部分业务方明智
- 评论15:谷歌购雅虎20%股份是一种折衷?
- 评论14:微软再遭重罚背后说明了什么?
- 评论13:从雅虎推Yahoo Buzz看掘客发展
- 评论12:微软员工对收购案最关心的9大问题
- 评论11:收购案中雅虎内部复杂的派别
- 评论10:微软很自信,坚决不提价?
- 评论9:马云关心微软收购雅虎案的原因
- 评论8:新闻集团欲搅局?欲探密?还是欲挤掉微软?
- 评论7:雅虎又出奇招:裁员并收购其他公司
- 评论6:雅虎拒绝微软后将如何变招?
- 评论5:雅虎董事会拒绝收购留下悬念
- 评论4:杨致远再次致信员工的真实目的
- 评论3:Google愿助雅虎,雅虎或将投奔Google
- 评论2:Google严厉指责微软欲垄断互联网
- 评论1:微软收购雅虎成功性不大
===========================================================
作者:陈永东
博主电子邮箱:cyd888@sina.com
===========================================================
走过,路过,顺便看看博主建立的圈子:
“新媒体创意圈”:http://q.blog.sina.com.cn/newmediaq
“电子商务评论”:http://q.blog.sina.com.cn/ecquan
===========================================================
前一篇:百度搜狗MP3搜索再次被诉内幕
后一篇:雅虎与谷歌试婚,成心气微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