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日子天气冷时,我忙得没有时间开酥,上周末好不容易有时间了,温度又升上来了,25℃的情况下,片黄很快就软了,粘手、粘案板。可不做吧,实在技痒,所以,再有困难也要做。两天时间,我开了3个金砖面团,1个可颂面团,2个千层酥皮面团。温度关系,可颂和千层酥皮都做得比较艰难,金砖面团折叠次数少,操作时间短,倒还可以做一做,只是整形时有些麻烦,要跟黄油熔化的速度赛跑,沾了满手的油,每做一步都得擦手。
之前写过,金砖面团算起酥面团里相对容易的品种,只要有模具就能变花样,绝对拉风,不会象市售金砖一样千篇一律。今天这两款用的是常见的心形和圆柱形的吐司模,算是为2012开酥季贡献的新款吧。
面团原料:金像面包粉375克、低筋面粉125克、即发干酵母10克、细砂糖50克、盐6克、奶粉15克、蛋75克、炼奶25克、水200克、黄油40克
裹入油:片状黄油225克
做法:

⒈按这里4折和3折各1次制作金砖面团。开好的面团送入冰箱冷冻30分钟。
⒉将冷冻后的金砖面团取出,擀至2cm厚。
⒊用利刀将面团分割成每3根280克(图1)。
⒋从中间开始编3股辫(图2),编到尾部后翻转过来继续编完(图3)。
⒌将面团放在模具中,在温暖湿润处进行最后发酵。
⒍最后发酵至约8分满,盖好盒盖。
⒎入预热190℃的烤箱,下层,上下火,30分钟。
⒏出炉后立即脱模,在烤网上放凉。

制作金砖的注意事项以前写过很多了,再补充一下:
⒈做这种有盖的金砖时,要算准面团份量,不可以超出很多,不然在烘烤过程中面团会从盖子下面的缝隙里挤出来。圆柱形的就出了这个问题,我分割好的三条重量略超了一点儿,再切比较麻烦,我将就着做了,结果还就真顶出来了。
如何计算面团重量可以参照这里,还有个比较简单的算法就是用模具的体积除以4。两种算法得出的数有差异,不管用哪种方法,都是起参考作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根据需要做调整,比如做山形的可以略多加点儿面团,做平顶的最好不要再加了,不然面包会顶角。
⒉编完的辫子应该比模具长度短,如果一样长的话,最后发酵后面团长度会比模具长,会从模具中露出一截面团。
⒊在蛋挞一文中,我被专业人士质疑过了。再次说明,我开酥用的黄油不是玛琪琳一类的植物黄油,是安佳和歌文牌的起酥点心用动物性片状黄油。市售的如何我管不着,我自己做就用这些动物性的,成本高了点儿,用着放心。家庭制作条件有限,没有开酥机,黄油熔点低,自己摸索着规律,积累着经验,也就做起来了,还做得挺开心,就酱。
因为温度的原因,我的可颂面团失败了,拍了照片,分享一下失败的起酥面团的状态。
今年冷得晚,现在的天气做金砖比较凑合,整形时满手油,做可颂更加不行,so,冻得太久,失败可颂面团一个:从表面可以看到里面的黄油碎成一块一块的(上),象斑马纹,侧面看更明显(中),切面象皮下组织(下),看着真不舒服。这样的面团勉强做出来也不会好吃。

2012-10-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