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xbang.com.cn/art/szsd/89/125.png
(微软大作《光环3》的汉化据说耗资百万,而汉化粗糙的盗版,粉丝们早已人手一份了……)
他们是地道的幕后工作者,他们可以不会编程不懂设计,他们不玩游戏甚至完全不懂游戏,但他们让这个游戏世界变得更加精彩了。
“我们给玩家开启了一个世界,一个和外文游戏亲密接触的世界。毫不夸张地说,是我们让这个游戏世界变得更加精彩了。”一位游戏翻译许靳所说。尽管在国内,从事游戏汉化职业的人员不过一千多人,但他们就如同外文书刊编译以及配音演员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幕后英雄。
·不懂装懂出笑话
游戏翻译这个职业刚刚产生的时候,他们绝大多数都没有固定的老板,甚至笑称自己是游戏世界里面的雇佣军,在游戏引进之时进入公司,在游戏推出之前被炒鱿鱼。较早的游戏汉化师大约出现在1998年国外单机游戏大行其道之时,在那个时候,国内的游戏公司大多实力比较单薄,不少的游戏汉化工作是委托在校大学生翻译的,时间相对紧张,分散程度很高。这种方式最致命的弱点就是翻译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信息无法沟通,导致译文前后不一致,译名更是千奇百怪,翻译质量非常低。这使得当时的游戏汉化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笑谈。
最突出的问题是,某些承担汉化任务的翻译工作者极度缺乏国外文化基本常识,特别是军事题材游戏中,对外军的历史、战略、战术、训练、部队编制体制、主要武器装备及其技术性能等等一无所知,在汉化的作品中频频出现可笑的大白话。许靳举了一个奥美电子曾重点推介的游戏《KA-52》的例子。例如在游戏的说明手册中竟然出现了“有履带的车辆”(应为“履带式机动车辆”)、“武器塔门”(应为“武器挂架”)、“瞄准盒”(应为“瞄准指示环”)等常识性错误,就明显是完全不懂军事的外行单凭字面意思硬译出来的。再比如《三角洲特种部队》中出现过的所谓“美国第82空军”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番号。熟悉军事的玩家都知道,美国空军是按照“航空队—联队—大队—中队”的体制编成的,不要说没有“第82空军”这个番号,就连这样的编制也没有。根据上下文判断,应该翻译成“美国陆军第82空降师”。这些都不是极个别的现象,而是普遍存在于众多军事题材汉化游戏中的通病。
·游戏火了翻译热了但头脑不能乱
当然,这样混乱的状况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毕竟简单地雇用大学生单枪匹马从事游戏汉化翻译工作带来的后果就是效率低下。而在2000年,国外单机游戏作品的引进进入了一个高潮,翻译效率成为了一个致命的瓶颈。这时,不少游戏公司开始探索新的集约型游戏汉化之路,即将一部游戏承包给一组翻译人员,实现同时作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汉化效率,也同时间接导致国内游戏汉化团队的层出不穷。2000年,一款《寄生前夜汉化版》在曾是满眼蝌蚪文的游戏屏幕中出现,响彻整个中国游戏界;随后同一汉化组的《恶魔城月轮汉化版》更是将游戏汉化组这个词汇遍及到每个非外语达人玩家的心中。
随着GameBoy
Advence的发售,中国内地的游戏汉化组也真正摆脱了过去单兵作战和无组织无纪律的阴影,数不清的汉化人、汉化组、汉化作品一一涌现在玩家的视野之中,而汉化了上述两款作品的施坷昱作为游戏汉化小组领域的前辈也被人尊称为“施大侠”。这一时期可谓游戏汉化组的黄金时期,不怕没有游戏公司招募,价格一家比一家高昂。然而这也导致了局面的混乱,比如几个游戏汉化组都在汉化同一款游戏,当然,在那个时期,这些游戏的引进都是非官方的,也就是一些地下游戏公司或者说是盗版游戏商在主动推广。而这也导致了那一时期汉化游戏良莠不齐的局面,最终导致游戏汉化走向了时代的反面。
在一个游戏翻译的论坛上,不少翻译者对于那个时期游戏汉化中的问题颇多微词,一些最为玩家熟悉的国外游戏就有多个中文译名,如《TOMBRAIDER》,又被称为《古墓丽影》或《俏娃大进击》;《HALF-LIFE》,也可以被叫做《战栗时空》或《半死不活》;《AGE
OF
EMPIRES》,既可以叫《帝国时代》也可以叫做《世纪帝国》;更加有趣的是《RAINBOW
SIX》这款游戏,甚至叫出了《彩虹六号》和《兰波第六集》这两个从表面到内容上都截然不同的名字。这些问题成为了当时游戏汉化圈里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询问了从业已经6年的游戏翻译人心语。他很明确地表示,这种状况的出现固然有游戏翻译的差错存在,但更主要的是出于厂商的意愿。很多利益熏心的商家为了能在短时间内赚更多的钱,通过改变游戏名称,吸引不知内情的玩家上当,购买原本一样的游戏。这种“戏”出多门的结果,必然是损害玩家对汉化游戏的信心。尽管短时间内,或许能通过这种方法获利,但长此以往,受害的绝不仅仅是玩家,而是整个游戏市场。
·招安的日子需要专业而不是个性
随着2003年网络游戏大举进攻,单机游戏全面退潮,游戏汉化组这一游戏汉化师所形成的特殊团队,瞬间失去了存在的根本。然而,游戏汉化组的消失并不代表游戏汉化作为游戏产业的一个职业的消失。随着大批的韩国网络游戏的涌入和国内游戏代理厂商的出现,游戏汉化师作为一个职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即正规化和专业化的阶段。从游戏代理商的角度来看,引进成功的国外游戏,在国内需要做的处理也就是做汉化和产品宣传了,因为游戏的品质已经摆在那里了。所以厂商完全有理由也有必要在这方面精雕细琢,采取严格的标准进行把关,既是为了产品质量,也是为了公司的声誉。这就需要在公司里培养和锻炼一批能够从事游戏汉化的专门人才,从而保证游戏质量,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因为临时的需要而在外聘请游击队式样的汉化组和汉化人员。
加上游戏引进渠道正规,也使得单款网络游戏不会再出现盗版横行的局面。而此时,之前的游戏汉化组的大批骨干成员也被http://www.xbang.com.cn/art/szsd/89/126.png成功“招安”,终于从游戏的边缘人群成为了游戏公司的一份子。当然,这样的结果也是有代价的,就是个性的消失。如果说游戏汉化兴起之初和鼎盛时期是个人英雄主义的日子,那么如今的游戏汉化已经变成了一条流水线作业。擅自修改原游戏的内容和含义已经不再可能,而作为一个合格游戏汉化工作者,如今所需要应具备的是7种武器:扎实的外语功底,深厚的专业基础和文化内涵,强烈的责任心和工作态度,克服狂妄自大的思想不耻下问,不以金钱为功利的唯一标准,熟悉游戏,以玩家之心为心。经过多年的发展,游戏汉化作为一个职业走入了正规化,他们将继续为我们带来了更多愉悦生命的游戏
·踢牙老奶奶
“踢牙老奶奶”是一句产生自网络社群的流行语。出自台湾英宝格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11月30日于台湾地区代理发行之R
P G
电脑游戏《无冬之夜》的繁体中文版中的错误翻译。“我抬头看到一位老奶奶慈祥的脸。我抓住她的手…
但她竟然一脚踢到我的牙齿。”此处的一脚踢到我的牙齿是一句误译,原文应该是英文成语“kicked
my teethin”,译为漠视对方。后来, 踢牙老奶奶被广泛地借作为“
错误的翻译” 、“ 差劲的翻译”
、“不知所云”的同义语使用。比如“这是什么踢牙老奶奶的翻译”,意思是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翻译。(原载于《数字时代》第89期
作者张书乐)
精彩博文推荐
绝色美女
亲“唇”熟女的寂寞国庆
万千宠爱于一生 网游美女小龙女彤彤的爱情
网游美眉的寂寞城市
没有王子的公主(绝色“书”女之三)
疯狂游戏少女野女不“闷”(绝色“书”女之二)
游戏测评
初秋纳凉首选新游戏
暑假结束 交游戏暑假作业了
抗战胜利日游戏推荐——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产业时评
手持GPS 揭开007装备神秘面纱
游戏内置广告 游戏产业最后的处女地
博客评论赞助式营销 以草根博客的名义广告
黑幕揭批
旅行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