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赖清辉
连日来,一连串的负面新闻,如展品被盗、建福宫被传成私人会所、就连赠送个锦旗都能出现错别字等等,把故宫弄得焦头烂额,也颠覆了人们对故宫的固有印象。随着事态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心中的疑团也越来越大,故宫到底怎么了?
自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大量集五千年文明之精华的珍贵文物以来,故宫就成为了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院之一,与之并列的是法国的卢浮宫、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馆。还有除了藏品之外,故宫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文物价值,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宫殿建筑群。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故宫作为曾经的皇宫或多或少的都增添了公众对故宫的神秘感,在国人心目中算得上是
尽显富贵奢华神圣的首善之区;另一方面,故宫安放着的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深厚的家底,珍藏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和国宝是在拱卫着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人士前去参观。所以很多国人自然就会认为,作为曾经的皇宫以及如今的国家级博物院,故宫理应有着戒备森严的安全体系。
然而,
5月8日的故宫失窃案让很多国人惊醒,原来哪怕是国家级博物院也存在着这么大的安全漏洞,而之后爆出的“错字门”和建福宫成私人会所的丑闻事件,更是把故宫推到了媒体的风口浪尖上。
首先,故宫展品5月8日晚失窃,当时整个故宫密布几千个探头,二百多名武警、猎犬及规模不小的巡视人员,看似故宫壁垒森严,层层安保措施得当,技防、人防、犬防,三防合一,却让犯罪嫌疑人从身边溜走消失,成为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但是最后的结果却令大众汗颜,本以为来的是白展堂或楚留香级别的“盗圣”,没想到却是个小偷甲就把故宫搅得天翻地覆。
其次,“错字门”虽道歉却无法让人信服,粗鄙比疏失更令人难以接受。5月16日上午,故宫通过官方微博承认向公安局赠送的锦旗上出现错字,并向公众道歉。5月13日故宫向北京市公安局赠送的一面锦旗上的“撼”字引起网友质疑,称其为错别字,正确用字应为“捍”。面对这一质疑,故宫相关负责人却坚决不承认有错误,反而强词夺理的表示:“撼”字没错,显得厚重。而在致歉信中,将所有责任都推向了保卫处,这样的道歉显然缺乏诚意,甚至可以说是用一个谎言来圆第一个错误,不知道为了圆这个谎言,故宫还要说上多少个谎言。
再次,建福宫被传成富人会所,全民文化遗产岂可为私人垄断。建福宫在2005年完成复建后,商业的侵蚀就在其或故宫周围从未停歇过,如早年的开放三大殿供影视剧有偿拍摄,后来的“星巴克争议”、“太庙图兰朵”,及花大价钱买次等级文物,甚至疑似赝品等,均是此类。现在更有媒体披露,建福宫被改造成了一个全球顶级富豪们独享的私人会所,据说入会费是100万。从当初星巴克入驻故宫,到如今的疑似富豪会所,国家文明托付于如此粗鄙疏失者之手,谁能放心?谁会踏实?
作为文明载体的世界顶级博物馆,对待它的态度反应的是一国对待文明的态度;它的自身水平,就反映一国的文明水平。所以,在被商业化不断的侵蚀、不负责任的守护、堂而皇之的错字,故宫一系列丑闻面前,人们需要反思的是对待自己民族文明的态度,一定要谨慎又谨慎,端正再端正……
全文完。

欢迎关注(请点击)赖清辉的新浪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请点击:赖清辉医生好友群(微博群),诚邀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