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法》感悟
(2009-10-06 19:30:58)
标签:
读书感悟稻盛和夫活法哲学梦想思考利他未来杂谈 |
分类: 书山有路学海无涯 |
在真实的活法中孕育美好未来
---读《活法》感悟
在浮躁社会里,现实纷乱如麻.富者不知足.贫者不安分,人人处于前途未卜的不安之中,如此下去,现实越加纷乱,未来越加混沌不清。稻盛和夫称:安分在“今日社会像在沙漠里洒水那样的虚无.又像急流中打桩一样的困难!”人们是多么需要感悟人生哲学啊!我看完了稻盛和夫的新著《活法》,懂得“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活法》这本书非常质朴,语言也很朴素,没有花哨的东西,就像一个老人在耐心的跟我们说他的经历,讲他的人生。稻盛和夫,1932年生于鹿儿岛,从小患肺结核,差点丧命, 读书很不顺利,成绩也不好,考中学两次落榜,考大学也落第,只好进了一家免强算得上大学的县立大学。大学毕业时参加就职考试次次失败。他去买彩票,希望一夜暴富,但无一次中奖,而紧挨着他彩票号码的彩票几次都赢得大奖。绝望之中,他在一个黑社会“总堂”门前徘徊了几个小时。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加入黑社会、做一个“有知识的恶棍”的念头,进了一家濒临倒闭、由一家银行托管的公司。在公司里他学非所用,努力工作得不到赏识。在被勒令辞职后,与七个辞职的同事歃血为盟, 27岁时他创立了京瓷公司。公司渗淡经营,徘徊在破产边缘,他数次卖血给工人发工资,但还是阻挡不住工人纷纷辞职。他以出让多得惊人的股份为筹码,把最后一批工人挽留了下来。困难仍然接踵而至,但他凭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精神(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他还在给员工们讲他的公司有朝一日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公司”),让京瓷从一家“乡村公司”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1984年,功成名就的稻盛和夫在52岁时再次创业,成立了日本首家民营电话电信运营公司,在资源严重不足、处处受到国营电话运营公司NTT DoCoMo的排挤、围堵的情况下奇迹般成长起来。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稻盛哲学,与大家共同分享一下。
一.前言
稻盛和夫在开篇就问:“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在于提高修养,修炼灵魂。灵魂取决于人生态度,质朴的原理原则是不可动摇的指针,意志坚持追求人间正道的做人原则。从商道到人道到佛道,从努力工作中体味人生真谛,专心致志、一心扑在工作上是最重要的,是磨炼精神、提高心性的尊贵的“修行”,也自然会形成厚德载物的人格,获得一个美好的人生。
同时改变“思维方式”,人生就会实现180度大转弯。稻盛和夫总结了人生的方程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这个方程式关键在于乘法,绝不是加法。他举例说,有的人头脑聪明可以得90分,但他炫耀自己的能力骄傲自满懈怠努力,只发挥了30分的热情,那么乘积只有2700分。另一方面,中等智力水平的人只有60分能力,而通过努力来弥补,以超过90分的热情投入工作,结果乘积是5400分。也就是居人上者,人格第一,勇气第二,能力第三。
二.让梦想成真
稻盛和夫根据自身的人生经验,论述了心的力量和有意识灵活运用这种力量的重要性。坚定了“人生是思维所结的果实,内心不渴望的东西,它就不可能靠近自己”的信念。尤其是聆听松下幸之助“水库式经营”理念的演讲,受到了像电流击穿身体似的大冲击,既茫然若失,又惊叹不已。早在京瓷公司还是乡村工厂时,稻盛和夫就反复多次对工人说:这个公司一定能成为世界一流公司。怀揣着愿望这粒种子,经过慎密思考,前期准备和锲而不舍重复简单的工作,坚持积累每一天的力量,使平凡变非凡,变梦想为现实,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的最大跳板。
热爱是点燃工作激情的火把。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全力以赴去做就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会产生向下一个目标挑战的积极性。成功的人往往都是那些沉醉于所做事的人。稻盛和夫在52岁,别人已经考虑退休的年龄时,又创办了KDDI公司,因为他深信劳动的喜悦是最大的喜悦,人在工作中可以不断成长、提高自身修养、丰富内心,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
三.依原理原则思考
本节重点阐述了自己化繁就简的做人做事的原则;思维决定人生的发展方向;身体力行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看上去很复杂的事情,其实是由简单因素组合而成。所有事情越单纯就越接近它本来的状态。做人的原则就是不要撒谎,要正直,不要贪得无厌,不要给他人添麻烦,对人要温和……运用到事业的原理原则是给消费者提供优异的产品和服务。不为诱惑所动,坚定并遵循基于原理原则的哲学,它将引导事业走向成功。
稻盛认为,经营的成功除思维方式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因素:热情和能力。这就是他提出的著名等式::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热情”,就是一种极其强烈而持久的愿望和渴望。人人都有愿望,但每个人愿望的品质是大不相同的。普通人的愿望是一种随起随灭的心理反应, 而稻盛所说的愿望,是一种“誓愿”,一种得不到决不会停止的渴望。“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充溢着这个愿望,就好似身上划破后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愿望。”最重要的要素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必须朝积极方向发挥作用,否则,即使有超群的能力,饱满的热情,都会变成无用的宝物。社会中杰出人才都是:思想如哲学家般深远,心术如元禄武士般高尚正直,加之以小吏的才干,再加上百姓的身体,如此必成社会之俊杰。工作是人生丰富多彩的出路,认真,拼命,尽力工作是成功的唯一途径。
四.磨砺并提高心智
磨砺并提高心智就是指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变得更美一点。也就是死亡时的灵魂比出生时的灵魂稍有进步,心智略有磨练的状态。换言之就是抑制自私,冲动的自我,心态变得平和包容,利他之心开始萌生。稻盛和夫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以下“六个精进”,这六个精进分别是: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2戒骄戒躁3每天自我反省;4感谢生命;5行善积德;6摒弃掉感性所带来的烦恼理论。稻盛关于“精进”的论述是一种“心法”,昭示的是一种独特的“投资回报”理念。“精进”本质上不是在尘世的进步,而是“灵魂的质量”的提升(“当人离开尘世时,灵魂比来到世上时上升了一个台阶”)。而提升的不二法门,就是让身心置于困苦中粹炼,稻盛把痛苦和磨难称作“去污粉”,其功效就是洗去灵魂上的污浊。即使你的努力在现实上没有回报,你的灵魂也在苦役般的努力悄然中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回报。他把这种回报看不见或不明显的艰苦努力称为“田间的精进”,意为在田间耕作的农夫不是以马上得到的回报而是以长期回报作为投入的动机。要清除毁灭人生的愤怒,欲望和抱怨这三毒素,需要我们抑制欲望和私心,忽视自己而利于他人,致力于后自己而先天下。有了利他的思想,烦恼的毒素才能消失,欲望的污秽才能消除而显露出“美丽的心灵”,美好的愿望才能得以描绘。
领导者需要陶冶人格,中国明代民间思想家吕新吾在《呻吟语》中把人的资质划分为三种:“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稻盛和夫十分赞同这个划分,认为“居于人上的领导者需要的不是才能和雄辩,而是以明确的哲学为基础的‘深沉厚重’ 的人格,谦虚、内省之心、克己之心、尊崇正义的勇气,或者不断磨砺自己的慈悲之心。”参悟就是提高心智,铭记释迦穆尼“六个菠萝蜜”的修行之道:布施,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所有的名人都是通过勤恳的精进而拥有了自己美好的人生。
五以利他之心生活
稻盛和夫在65岁时,以俗家身份昄依佛门,开始第一次化缘。“初冬肌寒之时,我头戴竹斗笠,身着青布袈裟,祼脚穿草鞋,站在每家每户门前诵经、请求布施。托钵化缘对我这病后之躯实在是一种极为艰苦之事,而从草鞋里露出来的脚趾头被沥青划破渗出了血……黄昏时,我拖着筋疲力尽的身体、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在返回寺庙的路上。正在打扫公园、身着工作服的老婆婆注意到我们一行人,她一只手拿着扫帚一路小跑来到我们跟前,向我的行囊里放进了500日元的硬币。”这个两个月前拥有两家大公司、数千亿日元资产的人被这500日元深深打动了。“这一瞬间,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动贯穿我全身,心里顿时充满了难以名状的幸福感。”短期的修行,学会了利他之心的精髓,就是善待他人,奉献于社会,奉献于人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他是商业经营的出发点,京瓷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要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动机善则事必成。人类要克制自己的私欲,要知足常乐,无法得到渴望的东西时,就珍惜现在拥有的。满足才是贤者之基,知足才有人类的安定。只有这样,心灵才更加高尚,社会才会和谐美好。
六.与宇宙相和谐
在与宇宙相和谐的章节中,左右人生的两股神秘力量,是命运和因果定律,支配着每一个人的人生。命运是经线,因果报应是纬线。因果定律的力量略微大于命运的力量,因此,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将命运引向美好。在日益烦乱的社会中,人们好像在黑夜中探索前行。我们仍然在正确的活法中,描绘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光明未来,期待光辉灿烂的明天。
今天读完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让我在焦虑的现实生活中,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摆脱金钱,名利和地位的束缚,从心灵上找到一种安慰,舒适和温暖,在真实的活法中去孕育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