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对微软来说,不顺心的事情比较多。
先是花了几个月的追逐,结果被雅虎拒绝,收购雅虎失败,很丢面子。鲍尔默声称收购雅虎并不是其战略的一部分,这显然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再是Vista,招来一片骂声,有十万人的签名抵制,有专门组织讨论Windows视窗即将崩溃的会议,更有很多专家直指微软的windows“太胖”了,需要瘦身。Vista是微软至今为止windows升级最失败的一次。
微软似乎听取广大用户的意见,于是提出了MinWin,这个项目旨在给下一代的windows
瘦身,并意图使移动windows和PC的windows的统一内核。不过一切令人失望,微软不仅让vista胖得飞不起来,还让近来万众睹目的windows
7也成了胖子。
在上周的美国Digital
Conference会议上,微软不魅余力地展示windows
7,为windows
7增加了两项功能。尽管微软为此自豪,但是笔者觉得是多次一举,画蛇添足。
功能1:windows 7
中实现了Multi-Touch的功能,通过触摸屏幕实现鼠标的功能,用户只要使用手指就可以操作电脑。功能2:被称为“Concierge”的功能,据说是丰富菜单的功能,为此用户却要付出2G内存的代价。
对于功能1,笔者认为很多余,可以想象如果用户不用键盘和鼠标,直接用手在屏幕上操作菜单,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更关键的是,这种功能没有鼠标方便、快捷、功能丰富。对于功能2,用户又得升级硬件,增加成本,是非常不划算的。
这两点功能也招致了国外一些同行的批评,认为微软并没有吸取先前的教训。
笔者也这么认为。微软不仅执迷不悟,而且有陷入困境的理由。咱们分两点来看看。
1、Windows的升级策略陷入了一种怪圈,是一条有尽头的路,在走进死胡同
微软很关注windows产品的功能,windows是微软大厦最有价值的基石。微软企图通过不断的升级保持windows的领先地位。可是作为用户的需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固定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的行为也是一致的,这决定了对windows功能需求范围是大致稳定的。
因此,不论是从用户需求驱动,还是windows通过新技术的引导客户需求,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到了饱和期。这饱和期看样子为期不远,甚至快要来临。依靠升级维持其商业模式必定是一条有尽头的路,是走入死胡同的路。
所以谷歌大张旗鼓搞云计算,把策略重点定位在用户的桌面上,同时apple、linux近来势头很猛,他们都嗅出了微软巅峰中的弱势。
2、微软长期的垄断地位,让微软高处不知寒,抓住核心需求不足,绑架用户有余
先说微软发布产品新版本养成的傲慢。它可以单方面地宣布何时发布新产品,更可以单方面地更改发布时间。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微软在发布新产品上对时间更改的频繁,那就一个字,牛。
再说微软每次发布产品对PC硬件的要求。从windows95到windows98再到XP,从NT到2000再到2003,这个过程不仅是软件产品升级的过程,也是硬件升级的过程。特别是到了vista,越来越冗肿,对硬件的要求很高,windows7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大地增加用户和企业的成本。
此外,微软通过停止对老版本的windows支持服务相“威胁”,迫使很多用户不得不升级。
在用户体验上,微软很多产品升级看上去功能丰富,但用户使用率很低。用户用得最多的只是Email、internet等,其他的功能最先进也只是浪费和摆设。每次windows升级的新功能恰好是消耗PC自愿最大的部分。
华为的任老板曾经说过:“领先三步是烈士”。此话不假,其意思是技术和产品要围绕用户的需求。
不过,鲍尔默已经明确地决定微软将继续销售又肥又胖的操作系统直到微软取得在互联网上想得到的东西。这句话与他说购买雅虎不是其策略相对比,蛮有讽刺意味的。这种策略很危险,会让微软越来越失去用户的信任。
《无以言退》被第四次印刷
-----------------------------分享观点*启发思维*捕获灵感*抓住机遇----------------------
CIO
IT时代:预测未来IT的八大趋势 Windows视窗即将崩溃 《编程之美》和《无以言退》 微软又要让Windows发胖了
关注高科技行业员工生存状况 对欧美100位CIO的调查 美国IT行业人才需求旺 IT行业依旧充满前景 IT行业步入互动礼法和情义阶段
谷歌如何为用户保证搜索质量? 为何谷歌的云计算能独领风骚?
真实华为:一位华为IT总监 职场是学习和感恩的
让人难忘的华为ERP培训的一堂课
在华为参加企业礼仪的培训 对高科技的赞美 狼性的具体化 回味华为的灰色管理
职场经历:一位华为主管:跳槽象离婚 转载:我读《无以言退》 程序员如何解除职场的困惑?
IT职场:离开很容易,留下来才是修行
无言以退的大学和无以言退的职场
文学文化:顾彬的批评:文学缺乏力量,作家缺乏更高的坚持
文学的积极和消极
一杯清茶渐渐浓--清明节 从舒婷和杨键获奖解读诗坛的低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