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家争鸣:三苗是苗族的祖先吗?

(2008-11-30 16:16:13)
标签:

历史

文化

三苗

苗族

祖先

传说

后裔

地域

南蛮

梁启超

章太炎

吕思勉

分类: 历史回声

                                  三苗和它的传说
    在中国传说中,“三苗”是生活在黄帝至尧舜禹时代的古族,又叫“苗民”﹑“有苗”。主要分布在洞庭湖(今湖南北部)和彭蠡湖(今江西鄱阳湖)之间,即长江中游以南一带。《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记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公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相传黄帝时,三苗部落参加过九黎的部落联盟,有的文献说三苗是“九黎之后”。尧时,三苗作乱,尧发兵征讨,作战于丹水(今丹江),打败三苗。三苗可能在这时参加了尧的部落联盟。有文献说三苗的首领驩兜是“尧臣”,被称为“诸侯”。后来,三苗不服,多次为乱,尧遂将他们的一部分人众流放到西北的三危山,将其首领欢兜流放到崇山。当禹的夏部落联盟跨入奴隶社会时,三苗已有“君子”﹑“小人”之分,开始有了阶级分化。有的文献记载三苗 “惟作五虐之刑”,最早发明了刑罚。三苗有“髽首”的习俗,即把麻和头发合编成结。舜代尧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三苗不服,舜乃整军振旅,没有经过战争而臣服了三苗。禹时,三苗不服,禹与三苗进行了一场历时70天的大战,大败苗师,从此三苗衰微下去。此后,史籍中不再见三苗的活动。
                        

                 史家对三苗与苗族关系的不同解读
     对于三苗,史家有许多不同版本的解读,我认为以下几点是极有价值的:一是对“苗”字的解读。梁启超认为,三苗的苗就是蛮,系一音之转,尧舜时称三苗,春秋时称蛮。二是对苗裔的解读。三苗是不是苗族的祖先,这涉及苗族来源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现代的苗族就是三苗的后裔。章太炎﹑吕思勉等与此看法不同,认为现代的苗族与三苗无关。三是对三苗生活区域的解读,通常认为三苗主要分布在“江﹑淮﹑荆州”“左洞庭﹑右彭蠡”之地,大致分布在今天的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一带。
    其实要真正搞清楚以上问题,关键在于对“苗”字的理解。在古汉语中“三”主要有两种意思,一是实指数“三”,二是虚指“多”。“三苗”要么指三个大的部族,要么如百越一样泛指生活在某一区域的很多部族。中国早期的许多部族的名称是由炎黄部族叫出来的,史书也是这样记载的,华夏族叫他们什么,历史就写什么。比如我们叫西域就是西域,我们叫东夷就是东夷等等。“三苗”也是华夏族对生活在南方的某些部族的称呼,这是确定的。因此这个“苗”与后来的“蛮”一样,是一个地域性名词,但又没有确定的疆界,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确定的界定,所以多是泛指。既然是地域性的泛指就与生活在这一地域里的部族没有多大关系,不论谁生活在“三苗”人生活的地方,谁都可能被称作苗人。
     从这个意义上讲,苗族未必是三苗人的后裔,因为历史已明确记载尧时 “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但问题是“三苗”人是不是都被迁走了?显然不是。因为后来仍有记载说:尧曾与三苗战于丹水一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于三危,舜也曾对三苗进行分化迁徙,并终因南征三苗,死于苍梧,连尸骨也未运还。到禹时再次征伐三苗,乘天灾人祸同时降临三苗之机,大败苗师,三苗从此衰微。《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吕氏春秋•召类》则说为“尧战丹水以服南蛮”。可见三苗又被称为南蛮,夏商以后便统一用“蛮”进行记述,而不再见“三苗”的记载了。可见三苗曾被多次分解,并在多次征伐后被征服,不再有强势集团,不再有民族权势的中心,许多苗民沦为奴隶,“子孙为隶,不夷于民”,被犟制劳役。最终融合在其他民族之中。此后历史不再有三苗,只有更为辽阔的地域名词“南蛮”。
     从历史看,“南蛮”所指民族的范围要远大于苗,甚至泛指南方诸部。有学者认为古书中的三苗本在北方,与后世的南蛮无关。这是不对的,只能说“三危”之地有迁移去的“三苗”人,“三苗”之地仍有“三苗”人。如果说苗族是“三苗”后裔仍有历史依据。《山海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今世苗族传说中可找到关于驩头﹑蚩尤的史影,也是一个证明。应该说,苗族是三苗的后裔,三苗也是汉族的先民之一。汉族与苗族不仅同生于一个天地,还曾有着源远流长的血缘关系。
    声明:不经过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相关博文推荐:

走进历史:华夏先祖六战定乾坤

走近西南:神秘的千年古国大理

走近西南:古国南诏覆亡之迷

走近西南:千年古国夜郎消亡之迷

走近西域(二):西域三十六国史考(节选三)

话天籁之音:五千年音乐史考

走近历史:你知道黄帝之前还有七十八帝吗?

中华文明应该在一百万年以上

上古洪水传说印证:诺亚与伏羲属同一个时代

校正历史:中国奴隶社会是从黄帝开始的

流传万年的谎言:是禅让还是篡位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家族

国姓之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