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是一个神马样的人?
——读丛中教授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促进》一段话有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董妍
这位几天我真的很忙.忙于咨询、而且都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咨询的;忙于招待从国外回来的妹妹和妹夫,帮他们办理一些事情,现在她们已经回国了;忙于在团市委给流浪儿童做箱庭治疗(详见下一篇文章);忙于接受《鞍山日报》记者的采访(详见该报的2011.11.14
A6版 中的<彩虹行动助流浪未成年人回归>)和其他报社的记者的采访......
这么多的事情挤在一起,似乎有点要把我给压倒啦,因而我没有体力和精力去跟朋友聊天、跟网友互动,只能在做好家务,照顾好自己家人的空隙,去看书和阅读我们业界同行的精彩作品,这也是多年来我认为最惬意、最奢侈、最让我能放松的一件事儿。就像我的一位亲戚说的那样——让你再奢侈一把,就帮你找一本书。我在我的博客好友——丛中的博客那里得到了心灵上的休息。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丛中教授:
丛中 博士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
精神病学硕博生
1989年入读
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
主要从事神经症、性心理/性功能障碍、亲子关系、恋爱婚姻、人际交往等的心理治疗与咨询
我在2009年的全国第三届全国心理学家大会上 ,见到过他,但他那时是名人,是与会专家团的成员,不认识我。在今年下半年,我在一个偶然的机缘下,在博客上认识了他,这一段时间,我再忙、再累我几乎都是坚持每天学习他的一篇大作,真是受益匪浅。绝对的大家风范、一点也不参假。
今天晚上,我感到疲乏不堪,吃完晚饭,就开始睡觉。到了九点,醒来就到丛中教授的博客里去充电啦。(在我博客的左下方,好友一栏中,就能看到这样的图片)
http://portrait6/1238333757/blog/50
丛中
http://blog.sina.com.cn/congzhong
丛中
当我看到 丛中教授在2010-12-29 00:13:49所著的《心理治疗与心理健康促进》的下一段话时,感触颇深
“心理治疗师,收了病人的费用,我们究竟是在出卖什么呢?
首先,治疗师出卖了生命中的某段时间,比如,50分钟的会谈时间;
其次,是在这50分钟的时间里,心理治疗师,卖艺不卖身,治疗师运用他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费尽心思地去想办法帮助来访者,这是在出卖体力、脑力和专业技能,心理治疗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脑力劳动;
再次,心理治疗师,其实是在出卖爱心,是在用自己的生命陪伴来访者成长。
总之,心理治疗师不是在出卖疗效,来访者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购买到疗效,因为疗效根本就不在治疗师这里,而是在来访者心中,来访者内心本来就具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力。
心理治疗师,从本质上来说,是拿心理治疗说事儿,通过心理治疗和互动,体现了治疗师对来访者的人文关怀。”
! 我看了这一段话,痛哭不已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好像自己的心被谁用针重重地扎了一下。哭过,我觉得释然。丛中教授真是说到我的心里去啦!只有一个与来访者高度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在同来访者真诚互动的心理治疗师,才能说出这样痛彻心扉的话,才能真正体会这个中的含义。
原来,我以为在咨询中,面对来访者时,只有我一个人这样傻傻地付出,以为自己的能力和体力远远不如他人,总感到自己是在消耗生命的能量。但又不能停下来。我的学生和家长们需要我,我的家庭需要我的付出,但这一切,跟年龄只长我一岁,但从事心理治疗已经二十五年的丛中教授比起来,我的付出是多么的少呀!
被人需要是幸福的,说明自己有存在的价值。看来我不孤单,还有像丛中教授、点通心理疗法创始人——朱美云先生,我的导师——辽师大金洪源教授,这样的大师与我们同行啊!我不再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孤单!我真诚地感谢他们把经验跟我们的分享!
写出来,心里就痛快多啦,也就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排空了,我会轻装上阵,继续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我那些可爱的孩子们!给那些焦虑中的家长提供心理援助。
夜深啦,我要再去睡觉啦。虽然我没有困意(我每天加起来有六个小时的睡眠就可以啦),但我要为时常提醒我早点休息的家人、还有像愚妹、无边山海、我的本家董元明大哥等好友他们一个满意的作息时间。
那么,我亲爱的朋友,您还会问——心理治疗师是一个神马样的人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