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怎样让学生区分“量与率”?(“分数与除法”教学札记)

(2016-05-15 11:25:00)
分类: 我的随笔

          怎样让学生区分“量与率”?

                    ——“分数与除法”教学札记

 

   诸如 “一瓶饮料有2L,3人分着喝,平均每人喝了这瓶饮料的(    ),平均每人喝了(    )L。”的练习,学生的错误率很高,尽管教师一遍一遍地讲解,学生还是屡屡出错。怎样教,学生才能较好地区分“量与率”呢?

   对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很多教师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除号相当于分数线,商相当于分数值”这个外在的形式上。事实上,分数的产生源于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度量的需要,二是除法运算的需要。用分数表示除法运算的结果(商),这是分数与除法的本质关系,至于用怎样的分数表示,才是“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这样的外在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了分数与除法的外在联系,而忽视了它们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而分数与除法之间的本质联系恰恰是分数的另一重要意义,上述问题所暴露的就是对分数两种意义理解的混淆。“2L的饮料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瓶饮料的(   )”,这是把2L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表示这样的1份,这是检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1)的理解;而“每份是(  )L”是用分数表示除法结果的意义体现。因此,学生如果能够透彻理解分数的两种意义,就能较好地区分两处填空所对应的知识运用。

教学片断:

   出示:一瓶饮料有2L,3人分着喝,平均每人喝了这瓶饮料的(    ),平均每人喝了(    )L。

   师:仔细观察,题目中的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带单位,一个不带单位。

   师:不带单位“L”,让我们求的是什么?该怎样思考呢?

   生1:是求一个人喝的饮料是这瓶饮料的几分之几,把这瓶饮料看作了单位“1”,平均分成3份,1份就是1/3。

   请生1上前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

   师:如果是一大桶饮料,有20L,3个人分着喝,平均每人喝了这批饮料的(   )呢?

   生(笑):还是1/3,因为是把20L饮料看作单位“1”,还是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还是这些饮料的1/3。

   师:如果是一大缸200L的饮料呢?

   生(大笑):还是1/3,因为是把200L饮料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这些饮料的1/3。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求“每份是饮料总数的几分之几”,跟这些饮料是多少升没有关系,因为都是把饮料总数看作单位“1”,并不受饮料是多少升的影响。

   师:说得很清楚!我们再接着研究,第二个问题中带上单位“L”又说明了什么?

   生:它是问一个人到底喝了多少升。

   师:你觉得一个人喝了多少升与这瓶饮料一共是多少升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这瓶饮料越多,每人喝的就越多,这瓶饮料越少,每人喝的就越少。

   师:怎么求平均每人喝多少升呢?

   生:2÷3=2/3(升)

   师:为什么得数写成分数呢?

   生:因为2除以3除不开,商就用分数2/3表示。

   师: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商。如果是一大桶20L的饮料,也是3个人分着喝,平均每人喝了多少升呢?

   生(笑):20÷3=20/3(升)

   师:也是用分数表示商。如果是一大缸饮料共200L,3个人分着喝,平均每人喝了多少升呢?

   生(大笑):200÷3=200/3(升)

   师:现在你又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求每份是多少升,需要用总数÷份数,跟总数是多少有关系。

   生:我来总结一下,如果是问每份和总数的关系,就把总数看作单位“1”,总数多也好、少也好都是单位“1”,所以跟总数是多少没有关系。如果是问每份到底是多少升,需要用总数÷份数,总数多,每份就多,总数少,每份就少,所以跟总数是多少有关系。

   师:如果除不开,商就可以——

   生:用分数来表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