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几天”与“每几天”有什么区别?
问题1:(人教版新课标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92页第7题)
分析:
3路车是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是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再一次同时发车就是求6和8的最小公倍数。所以至少过24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
问题2:张阿姨每隔5天去一次超市购物,王奶奶每隔7天去同一家超市购物.国庆节这一天张阿姨、王奶奶都去了这家超市购物,问至少再经过多少天,她们又会在同一天去这家超市购物?
学生的解答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第一种:因为张阿姨每隔5天去一次超市,王奶奶每隔7天去同一家超市,所以他们下一次同去这家超市就是求5和7的最小公倍数。因为5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35,所以至少再经过35天后她们会同一天去这家超市。
第二种:因为张阿姨每隔5天去一次超市,王奶奶每隔7天去一次超市,即张阿姨每6天去一次超市,王奶奶每8天去一次超市。所以此题是求5+1和7+1的最小公倍数,即6和8的最小公倍数。因为6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4,所以24天后她们将再次同去这家超市。
分析:哪一种理解对呢?关键问题就是“每隔几天”该怎样理解?问题1和问题2是不是同一个类型?为弄清这一问题,不妨考虑它们最简单的情况:
对问题1,假如3路车每隔1分钟发一次,第一次是6:00,第二次就是6:01,第三次是6:02,以此类推;对问题2,假如张阿姨每隔1天去一次超市,第一次是1号去,第二次就是3号去,第三次就是5号去,依次类推。显然,这两个问题不是同一个类型。
对类型2,第二次去超市的时间是10月3日,而不是10月2日。仔细分析发现,其原因在于“发车”和“去超市”有区别,发车是即时发生的,它不占用时间,事件(指发车)发生前后是连续的;而“去超市”是一个时间段,他要占用时间(哪一天超市的营业时间,而此问题中它要占用一天的时间),事件(指去超市)发生前后是分开的、离散的。所以我们可以把类型1称为连续性问题,类型2称为离散性问题。
学生难以理解可能是问题1、问题2的表述“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与“每隔5天去超市”在形式上是完全类似的,但对于这两类问题,仔细分析会发现它们在表述上有如下区别:
类型1属于连续性问题,“每隔6分钟”与“每6分钟”的意思相同;而类型2属于离散性问题,“每隔5天”是“每6天”的意思,与“每5天”的意思不同。
有了上面的分析,问题2就不难理解,就是求5+1和7+1的最小公倍数,第二种思路是正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