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历表中的数学奥秘”教学设计

(2014-05-04 20:46:02)
分类: 我的教案

                   “月历表中的数学奥秘”教学设计

                                牛献礼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探究月历表中数学奥秘的过程,能够发现月历表上数与数之间的规律,学会月历表上九个数求和的简便方法。
    2、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让学生制作好2014年3月份的月历

教学过程:
一、观察“月历表”,了解信息。
  出示:      

                              2014年3月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师:我们一起来观察这张2014年3月的月历表,你能从表上得到哪些信息?

生1:我从表上可以知道一个星期有七天。
    生2:我知道1号是星期六
    生3:我知道3月份有31天
    生4:3月份有我的生日。
    师:你的生日是星期几呢?
    生4:星期五。
    师:其他同学能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号吗?
    生猜,生4判断对错。
   设计意图:这里设计观察月历表是想,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猜生日是几号”是课堂中的现场“生成”环节,不仅反馈了几号是星期几,又增加了趣味性。
    师:月历表中不仅有大家刚才说到的信息,表上数的排列也是有规律的,里面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这些数学奥秘。(揭示课题:月历表上的数学奥秘)
二、探索月历表中的规律
   1、出示“学习要求”
  (1)在自己的月历表上找一找,数与数之间有什么样的规律?
  (2)找好的同学跟自己组里的同学合作交流,看看你们找的规律一样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先自主探究规律,再小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2、全班交流

   生:我是竖着找的,我发现竖着的两个数相差7
   师:大家同意吗?

   生:同意。

   师:想一想,为什么竖着的两个数相差7?
   生:一个星期有7天
   归纳:无论哪张月历表,竖着看,上下两数都是相差7。
   生:我发现斜着的两个数相差8,或者相差6。
   师:我们看一看是不是有这样的规律?

   生:有。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的两个数相差8;从右上往左下斜,相邻的两个数相差6。

   师:想一想,为什么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数相差8
   生:一个星期有7天,再过一天就是8天。

   师:那为什么从右上往左下斜,相邻两个数相差6呢?

   生:一个星期有7天,差一天就是6天。
   归纳:无论哪张月历表,从左上往右下斜,相邻两个数相差8;从右上往左下斜,相邻两个数相差6。

   师:还发现有别的规律吗?
   生:我发现横着的两个数相差1。

    ……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1、猜一猜“?”后面是几号。

(1)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1

 

(2)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8


 

 

 

 

 

 

 

 

 

   设计意图:趣味十足的练习,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刚才发现的规律,更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求和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绝活你们想不想知道?用一个大长方形框子圈出月历表上的9个数,老师能一口报出这9个数的总和是多少?想不想考考老师?

    师生游戏,经过检验,发现老师报的得数都正确,学生很惊奇。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为什么算的这么快?

    生(整齐响亮):想!
    师:因为老师掌握了一种简便算法,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9个数,怎样用简便方法计算它们的总和呢?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2

3

4

 

 

 

 

9

10

11

 

 

 

 

16

17 

18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生:2+18=20,3+17=20,4+16=20,9+11=20,20×4=80,80+10=90
    师:想一想,总和90跟中间的数10有什么关系?

    生:中间数10×9就等于总和90。

    生:我知道了!知道了中间数是几,再乘9就能算出总和。
    师:果真是这样吗?我们来验证一下。下面两人一组在自己的月历表上也像老师这样圈9个数,一个人用中间数×9的方法来算9个数的总和,另一个用其他方法来验证,看看这种方法对不对?
    学生合作举例验证规律。

    师:如果知道了月历表中9个数的总和是多少,你能写出这9个数吗?

    请一个小组来报9个数的总和,请其他小组算一算这9个数字分别是多少?填写在练习纸上。
  设计意图:
让学生之间合作证明中间数×9的方法是正确的,然后请一组汇报得数,再反过来求出这9个数是多少?这样不仅仅反馈了中间数×9的方法,还能够使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到总和与中间数的关系。)
三、课堂总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