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世同堂》中人物的网状结构法
赵福生
在小说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成功与否,往往决定了作品的命运。老舍历来被称为写“人”的高手。在他的笔下,那些生活在北京的普通市民形象,总是那样活脱脱地留在读者的记忆中。作者的这一特长,在《四世同堂》中得到更为充分而集中的发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书中涉及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个人物,其中有名有姓的就有六十多个。他们中有教员、诗人、洋车夫、剃头匠、巡警、艺人、掌柜、汉奸、流氓等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有。如果说,老舍曾经创造了一个北京市民形象系列的话,那么在《四世同堂》中他们进行了一次会演。作者把各种不同的人用一条胡同串联起来,于是,这条不显眼的普普通通的小羊圈胡同也就成为沦陷后北平的一个缩影,反映了那个不幸时代的特定生活面貌。
从《老张的哲学》到《骆驼祥子》,老舍总是用一、两个主要人物来提挈和贯穿全书,推动情节发展,其他的人物主要作为映衬和烘托而发挥作用。这种表现方法的好处是人物鲜明,中心突出,也就是说,即使小说有这样那样的欠缺,但是这一、两个人物总还是给读者留下了印象,取得了生存的权利。在创作《四世同堂》时,作者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把这么些人有条不紊地合情合理地组织起来。这里既有上下四代人,又有五方杂处的大院,如果继续运用以前的表现方式必然会受到局限,影响全书的结构。因为作品的规模宏大,人物众多,反映的是全景式的社会生活,比起以前一部作品专写一、两个或一类人来说,就复杂得多,也丰富得多。这不仅关系到全书的框架结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达。老舍不愧为杰出的小说艺术家,他善于根据题材的需要和可能,采用或创造与此相适应的艺术表现方法。
《四世同堂》中似乎没有一个特别突出的中心人物,作者着力塑造了一群市民的形象。这众多的人物在小说中以网状结构而加以贯穿,既有纵的关联,又有横的映照,纵横交叉,合理分布,形成一张错综而清晰的人物关系网。每个人物都被合乎情理地安置在各个连接点上,通过上下、左右的对照比较来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看起来,无所轩轾,实际上,各有风貌。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来刻划人物,就更能充分地显现出形象的各个侧面,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而又避免了雷同化、简单化的弊端。
比如从纵的关系上来看,祁老太爷、李四爷、钱诗人是老一辈的,他们已经生活了六、七十年,饱经忧患,历尽沧桑,现在进入老境但求家业兴旺,子孙满堂,自己也安安稳稳地渡过晚年;祁天佑、马老寡妇等是第二代的,他们只求在身心还未完全衰老之际,再努力奔忙几年,给子孙们打下一点生活的根基,自己也就无憾于世了;祁家三兄弟、钱家两兄弟以及小羊圈中大多数的中青年,是属于同一代人。时代的急骤变化冲击了他们各自的生活方式,有的急于为国出力,有的在等候观望,有的贪图享受,都想在这动荡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出路;最小的一辈是小顺子、小妞妞那样的儿童。他们不谙世事,但己经尝到了亡国奴滋味,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对侵略者仇恨的种子。这四代人或以血缘,或以友情联系在一起,通过他们不同的经历、习惯、性格、理想,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从清末到抗战这半个多世纪中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更,以及时代风云在不同阶级、不同辈份的人的心灵上的投影。
再如在横的关系中,作者把年龄相近、处境相似的一些人有意识地放在同一环境中加以描写,鲜明地体现出不同出身、教养、生活状况给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小崔、孙七、刘师傅、小文等是一组城市平民的形象;祁太太、马老寡妇、钱太太、李四妈是一组老年妇女的形象;冠晓荷、蓝东阳、李空山、瑞丰是一组民族的败类、社会的渣滓,等等。作者对每一组人物,都精细入微地刻画出他们思想性格中不同的特征。就拿一组老年妇女的形象来说,祁太太突出她的“病”,马老寡妇突出她的“怯”,钱太太突出她的“义”,李四妈突出她的“善”,这样就把四位老太太写得十分具体而生动,避免了千人一面的毛病。即便是汉奸的形象,作者也没有把他们脸谱化,而是在揭露他们的无耻本质时,描绘了他们不同的表现形式。冠晓荷附庸风雅,李空山蛮横霸道,蓝东阳吝啬胆怯,祁瑞丰贪图口福,作者写出了他们同中之异,相似中的区别,极为真实而有分寸地表现了那个特定社会中的种种面相。
老舍把人物安置在各个连接点上,通过纵横关系的交叉来塑造人物,不仅可以表现出人物之间的细微差别,而且增加了形象的层次和立体感。祁瑞宣是“四世同堂”祁家的长孙,他既继承了祖、父辈的忠厚笃实的天性,又受到了时代思潮的影响,形成了思想敏锐、深明大义,但又优柔寡断、行动不力的个性特征,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一个“会思想的废物”。作者通过一系列的事变,有层次地把他的这个性格逐步地展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个形象的塑造不论在深度还是在广度上,比起二、三十代作品中的同类人物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四世同堂》之前的长篇小说创作中,老舍虽然也注意到了人物之间的比较和映衬,但往往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如《二马》中的父子,《赵子曰》中的大学生,《骆驼祥子》中的洋车夫,等等,不论是对社会的反映面,还是人物性格的丰富性,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四世同堂》这样一部全景式的小说中,作者从特定的生活内容和主题思想出发,寻找、探索最为合适而又新颖的表现形式来塑造人物,使他们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社会内涵的典型形象。在这里,我们显然看到了《红楼梦》中人物结构方式的影响,老舍正是在继承民族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四世同堂》中人物网状结构法,这不仅是老舍在长篇小说创作上的一个突破,而且,也是他对中国现代小说表现艺术的一个贡献。
文章出处:《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2期。
作者:赵福生,上海闸北区教育学院教授。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附1:专题学习教师设计课程
★★“世界最美的书”:《诗经》专题学习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zou.html
★★读《边城》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v2.html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李白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22z.html
★★侯孝贤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1n.html
★★张艺谋电影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xeo.html
★★走进鲁迅世界:读《呐喊》《彷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1b.html
★★寂寞圣哲系列:非常师生(孔子及弟子)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4up.html
★★“阅读萧红”专题学习课程指南(学段分配)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1nr.html
★★“走进《雷雨》”专题学习课程指南 吴泓工作室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77t.html
附2:专题学习学生论文习作
高一(16)班《诗经》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udn.html
高一(16)班《边城》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vmv.html
传媒艺术班“读”张艺谋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8i.html
传媒艺术班“读”侯孝贤专题学习学生习作展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dywi.html
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887.html
高二(13)班萧红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v9d8.html#comment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课题实验阶段性问卷调查总结与思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0cu4l.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