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汇总: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吴泓工作室
标签:
习作展评鲁迅专题学习高一(13)班反思回顾 |
分类: 习作:学生成果展示评价 |
高一(13)班鲁迅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待续。。。。。。)
注:专题学习中提供的学生习作及写后反思,是学生学习其间即时上传到网上的,除了订正错别字外,编者未作其他修改,保留习作原貌。学生文章,语言稚嫩,甚至可能有些文章,借鉴太多(借鉴是为了学习),少年错误,在所难免,各位大家,如涉及您的文章,务请不要生气。
习作展评:高一(13)班《论语》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65i.html
重新组合就是创造——简说学生习作之借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5rj.html
习作展评:高一(13)班李白专题学习学生习作汇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6af0be0102e32s.html
鲁迅专题研究性学习定向、拟题
高一(13)班写作阶段(1)
|
姓名 |
定向 拟题 |
分类 |
|
梁心怡 |
地位与爱情 |
伤逝 |
|
宋于勤 |
到底是谁的错 |
伤逝 |
|
邹珺 |
伤逝中爱情的进步性与落后性 |
伤逝 |
|
张超桓 |
伤逝中反映的“五四”后中国大众社会 |
伤逝 |
|
马嘉蔚 |
未脱落封建气息的爱情 |
伤逝 |
|
王林鑫 |
说涓生与鲁迅 |
伤逝 |
|
李涔铭 |
《娜拉和子君的布偶形象》 |
伤逝 |
|
余晓彤 |
鲁迅情感世界的自白《伤逝》 |
伤逝 |
|
郑婉婷 |
《浅谈子君涓生的爱情》 |
伤逝 |
|
吴龙峰 |
《爱伴着伤痛,终将逝去》 |
伤逝 |
|
陈钦怡 |
《先生是圣人亦是凡人——<</B>伤逝>后对鲁迅浅析》 |
伤逝 |
|
刘孜成 |
量变与质变 |
伤逝 |
|
张泯琪 |
我谈伤逝与爱情 |
伤逝 |
|
黄欢 |
被摧残的花 |
祝福 |
|
卓子尹 |
祝福中“我”是个逃离者 |
祝福 |
|
张彩霞 |
封建妇女的悲剧 |
祝福 |
|
黄琳 |
来不及觉醒(祥林嫂的心理 语言) |
祝福 |
|
梁文惠 |
祥林嫂眼中见社会 |
祝福 |
|
倪晓婷 |
我看《祝福》 |
祝福 |
|
李万均 |
祥林嫂是如何一步步被逼死的 |
祝福 |
|
林晓莹 |
祥林嫂是因为贫穷而死的吗 |
祝福 |
|
段柳冰 |
《祥林嫂的悲剧只是自身原因吗》 |
祝福 |
|
卢彩玲 |
世间有些微笑比眼泪更悲催 |
祝福 |
|
刘思雅 |
浅“尝”即止 |
阿Q正传 |
|
庄嘉宝 |
虚伪胜利——受剥削阶级的失败 |
阿Q正传 |
|
杨鹏祥 |
阿Q与革命 |
阿Q正传 |
|
杨南 |
两剂老鼠药——论改良后的阿Q们 |
阿Q正传 |
|
梁纬誉 |
阿Q与中国的国民性 |
阿Q正传 |
|
吴岚 |
阿Q |
阿Q正传 |
|
林梓铭 |
吕纬甫折射出的影子 |
在酒楼上 |
|
方南 |
狂人并不猖狂 |
狂人日记 |
|
麦雪燕 |
读《狂人日子》——“狂的根源”/亲情观 |
狂人日记 |
|
徐攀 |
《心理狂人》 |
狂人日记 |
|
卢丽文 |
《狂人永存的世界》 |
狂人日记 |
|
张深 |
论狂人日子里的孩子 |
狂人日记 |
|
朱雁如 |
读狂人日记 |
狂人日记 |
|
曾颖铃 |
医治中国人的“药” |
药 |
|
温馨 |
《漫长黑夜的一丝曙光》——读药有感 |
药 |
|
刘嘉怡 |
解“药” |
药 |
|
林敏 |
当子君遭遇祥林嫂 |
综合 |
|
张思琪 |
“子君”与“简爱” |
综合 |
|
潘泯源 |
走在无尽的路上——浅谈鲁迅与革命 |
综合(《药》《阿Q正传》) |
|
诸安裕 |
论祥林嫂,子君死亡的原因 |
综合 |
|
廖思正 |
鲁迅笔下的吃 |
综合 |
|
余纪筠 |
寻觅 |
综合 |
|
林婉兰 |
论鲁迅文学中的女性婚恋观 |
综合 |
|
王超 |
鲁迅是人不是神 |
综合 |
|
林菀葳 |
《鲁迅笔下的“旁观者”》 |
综合 |
|
陈熹 |
《置身事外——鲁迅眼中的看客》 |
综合 |
|
黄家乐 |
《痨病的社会》 |
综合 |
|
陈丹琪 |
那把锁,扣住的那些灵魂 |
综合 |
|
韩美怡 |
寻药的鲁迅 |
综合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