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当教具,荒谬!
(2008-09-18 16:59:07)
标签:
感悟随笔教育杂谈教育观察教育思考教育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麻将当教具,荒谬!
文/王营
据9月12日《现代快报》报道,昨日,昆山的一位家长反映:他家的孩子回到家后,嘴里竟然念叨“一条”、“二筒”什么的,都是麻将上面的语言。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是幼儿园把麻将带进教室当作教具。幼儿园把麻将牌当作教具,即刻遭到很多家长的反对和质疑。对此,该园朱园长称,麻将比积木更能启发孩子多动脑筋,还能进行算术启蒙,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另外麻将没有棱角、表面光滑,使用起来比较安全。
将赌博工具当做教具,还美其名曰“麻将比积木更能启发孩子多动脑筋,还能进行算术启蒙,并且能够培养孩子的团队意识”,这家幼儿园的“创新”举措真得可以载入史册了。
众所周知,各种形式的赌博都要求参与者开动脑筋,想尽千方计甚至不择手段战胜对手,以获取最大的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赌博工具一旦掌握其使用方法,都可以促使大脑主动思考,即所谓的“开发智力”。玩麻将是这样,打扑克牌、玩六合彩和电脑游戏等一切形式的赌博活动也都是如此。照此推理,为了开发幼儿智力,下一步幼儿园无须再开设相关的幼儿教育课程,干脆办赌场就行了。可见,此举实在有点荒谬。
将赌博工具当作教具的荒谬之处还在于,幼儿园以“麻将”为载体,实则创造了一个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我们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说得是孟子小时候,家离墓地很近,就常常玩办理丧事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于是搬迁到集市旁边,孟子又做学商人卖东西的游戏。他母亲说:“这也不是我可以用来安顿儿子的地方。”又搬家到学堂旁边。于是,孟子就又做些拱让食物礼仪的游戏,他母亲说:“这里可以用来安顿我的儿子。”他们就在那里住了下来。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从小为孩子创造一个“玩麻将”的环境,培养“玩麻将”的兴趣,长大后谁能保证他们不会成为一名赌徒?难怪孩子回到家后老是念叨“一条”、“二筒”等麻将上的语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赌博如吸毒,一旦沾染,就会上瘾,想要戒除是非常困难的。孩子的自控能力非常差,别说是赌博,即使一般的电脑游戏也很容易玩上瘾。如果孩子一旦和赌具沾边,并掌握了其中的游戏规则,就很容易为其所吸引,将来我们会培养出一群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赌徒,到那时后悔就真得晚矣!
其实,幼儿园开发幼儿智力的途径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何必非要用“麻将”做教具?难道“麻将”真得“比积木更能启发孩子多动脑筋?”答案不言而喻。事实上,不论积木也好,还是其它教具也好,只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指导,同样能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如有的幼儿园将棋类、绘画、珠心算、讲故事做为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的有效载体,让孩子在有趣的游戏中学会动手、动脑、动口,照样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我们不反对在幼儿早期智力开发上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希望涌现许多有创新的举措,但是这些探索和创新要符合教育规律,尤其要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这一角度看,用麻将做教具,不仅荒谬,也是该幼儿园教育方法黔驴技穷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