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12-30 11:17:58)
标签:

教育观察

教育随笔

感悟随笔

教育杂谈

教育评论

杂谈

分类: 王营评教育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的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出了明确的界定,指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教师做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门人员,仅仅依靠在师范院校里学到的有限的教育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教育实践的舞台上不断磨练自己、丰富自己,逐步使自己具备高尚的专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扎实的专业知识结构、必需专业能力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专业潜力。

    终身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它要求教师一生都要持续不断地学习,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活到老、学到老”,它是教师生存发展、提高生命质量的第一需求。美国马里兰大学的副校长孔宪铎,在他70岁大寿那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生,拜比自己小30岁的王登峰教授为师,在别的地方他是大学教授、博导,但他非常喜欢心理学,却没有正式学过,所以他还要继续学习。一个耄耋之年的老人尚且对学习有如此浓厚的兴趣,原因就在于他把学习当成了生命的第一需求,这为我们提倡教师终身学习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本。

    有的老师说,我日常教学工作繁忙,既要备课、上课,又要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还要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哪有闲暇时间学习?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许多教师虽然日复一日,兀兀穷年,教了一辈子书,到头来却仍然是个教书匠,教学水平非但没有提高,反而年纪越大,工作能力越低。而其他行业却恰恰相反,比如医疗行业,有的医生年龄越大,临床经验越丰富,业务能力也一般较高,这种年龄和水平的反差是社会上有些人对教师专业化产生疑义的根本原因。时间掌控在每一个人的手中,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别人能做到的事,为什么自己做不到?因此,只要你有终身学习信心和意志,总能找到学习的时间,正像特级教师吴昌顺经常对老师说得一句话一样:“你想当老师吗?一天不学习没资格,两天不学习离开讲台回家”。

    教师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读书----实践----反思----总结”,即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别人学习。读书是教师获取新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人文素养的第一选择,一个不读书的教师是可怕的,就像一位行将就木的垂危病人,不吃不喝,等待着死神榨干自己身上的营养。教师不但要读有关教育理论的书籍,更要读与所任教学科相关的社会学、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书籍。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教师要把在书本上学来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方法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和学的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对实践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是教师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没有对实践的反思,所学的一切知识就只能是死的书本知识,不可能内化教师自己的知识;同样,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也不可能有新理论、新方法的创生。因此,重视反思和总结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自身教学风格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相长,学校要浓化学习氛围,开辟学习阵地,通过创建学习型学校、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班集体,让终身学习成为学校每一位成员的价值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