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2012-03-11 06:40:54)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载
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听说有这样一位先人。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王汉伦1924年在电影《弃妇》中)
 
    她是中国第一部内容完整故事片的女主角。她是中国默片时代擅演悲剧人物的女演员,她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位悲剧女明星。她还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女制片人。王汉伦,这位从安庆城走出去的民国女性,一生充满传奇而忧伤的色彩——

    王汉伦出生在安庆菱湖以东一处被喊作“彭家桑园”的大宅院里。这一年是光绪二十九年(1903),彭家桑园也才建三、五年,虽然布局结构仿有苏州南畇草堂的风格,但必定远在枞阳门外,离繁华闹市较远,因而多少有荒凉之感。不知道这是否给王汉伦的一生,罩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

    王汉伦的第一声啼哭,就让父亲彭名保心动了一下。彭名保是苏州名门之后,也是安徽久负盛名的新潮人物,光绪十五年(1889),他任安庆电报局会办时,因设计制造出一部“传声器”轰动清廷。后“传声器”被认定为“中国第一部电话机”而载入史册。王汉伦出世时,彭名保为安庆日新蚕桑公司经理,这家公司,是晚清安徽变法维新开办的新兴实业。尽管晚年得女,尽管王汉伦头上还有6个兄弟姐妹,彭名保仍兴奋不已,他给这个清秀的小女儿取名为琴士,既希望她能有琴棋之长,又希望她能有雅士之风。

    不知道王汉伦童年是在哪所学校读书的。按她年龄,她的入学时间应在宣统二年(1910)前后。如果考虑住所远近,她可能会在五路半日学堂就读。五路半日学堂是安庆知府恽毓麟光绪三十四年(1908)创办的官立小学堂,下设有东西南北中5路6所学校,其中东路设枞阳门内文昌宫,距彭家桑园不是太远。但如果考虑性别,彭名保则有可能把她送入萃英女子小学堂。萃英女子小学堂于宣统二年(1910)开设,创办人丁建军,学堂地址在鹭鸶桥,也在东门城内。如果考虑乡情乡谊,王汉伦入学的,又可能是旅皖第一公学。彭名保是苏州人,在安庆,与老乡相会,多去江苏上元、江宁旅皖同乡会创办的元宁公所。光绪三十二年(1906),元宁公所开设江苏旅学,以江苏籍学生为主,也带有一定公学性质。后学堂又易名为旅皖第一公学、元宁旅皖两等小学等。不过旅皖第一公学位于城西杨家塘,路实在远了些,教育质量也不怎么样,舍近求远,到这里读书,可能性不是太大。相比之下,王汉伦最有可能入读的学校只有两所,一是东门外振风塔附近的朱家坡小学,一是城南大二郎巷圣救主堂西的新民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创办者,都是美国圣公会。前者创办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后者开设于宣统元年(1909)。彭名保并不是推崇教会学校,但他肯定觉得,西方的教学,更能把女儿培养成有独立个性的文明女子。民国5年(1916),王汉伦去上海续读初中,入读的学校,也是非常有名的教会中学——上海圣玛丽女校。两者之间,应该有某种相应的联系。

  

   (未完,待续)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王汉伦的父亲彭名保)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彭名保的大夫人)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王汉伦的二姐彭淑士)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王汉伦童年时代生活的安庆老城)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孤儿救祖记》,1923年。王汉伦的电影处女作)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1926年2月号《良友》杂志,封面明星为王汉伦)

 

[转载]王汉伦:安庆城走出的女影星

 

(中国电影百年庆典中《孤儿救祖记》资料片)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