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德位
题记:昨天,国庆,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日。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宣传口号
在口号诗意地栖居的国度,围墙上,栏杆上,店铺,车站,码头,工厂,学校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在小区的电线杆上也里三层,外三层,只不过惯了,见了也当没见。也许正如有人说口号是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不可多得了助推器,尽管人们不爱看。
也许,城市的快速发展让人们享受到更多的便捷与舒适,但与此同时却暗藏着更多的不便与瞎折腾。要真正准确的话,与其说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如说城市让生活有时美好,有时难堪,如果城市只一味朝“大”发展的话。
在俺生活的城市,城市决策者们正雄心勃勃地搞大城镇建设规划,多少年要达到多少人口的报道屡见不鲜,层出不穷。让我们看到的却只有冷冰冰的马路,冷冰冰的楼房。展现的是面上的拓展,却丢掉了灵魂,人行道埋好了挖,挖了又继续埋......
皮埃尔.卡兰默说:“这样的城市非常乏味,它显示的是技术能量,没有灵魂。”当我们城市的“呼啦圈”
越来越多,且环距越来越大的时候,我们的时间却全搭在了车上,既不省时,又不环保。正如有人调侃的:“他妈的,要是天天三小时的话,练书法早成了大师,下围棋准过八段......还上他妈的什么班哦......”
这还不算什么,当有病人要急救抑或出了交通事故,“堵”出了第一要务,因为这时想快他妈的快不了啊,一堵就可能堵掉人的性命,活生生的命啊。首都北京不就成了“首堵”吗?
这事,的确让很多人难堪,决策者着急,我看更着急的是最底层的人民群从,因为担心上班迟到,说话不得不起早贪黑,戴着星星启程,披着月亮回家。在“首堵”北京不就出现了职工为了证明自己没迟到而剁去自己的小拇指的一部分吗?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不是一个伪命题?我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我想大家比我更明白,比我更清楚。
在口号的鼓动下,一味求“大”的发展是没用希望的,三十年前经济学家舒马赫就说过“小,即美好”。很多人不理解,也正如丹尼贝尔所说,城市不仅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选择一座城市,就是投奔一种生活。
我愿意选择真正诗意的生活,不愿意选择口号中不切合实际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也最致命的是决策者们的决策也决策了我的生活。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有时我却很痛苦。
龚德位严正声明:本博客文章均由龚德位原创、新浪博客独家发表,网络、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