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金大中的葬礼想到卢武铉的死

(2009-08-23 13:54:03)
标签:

金大中

卢武铉

跳崖

生死

阅读

    文/龚德位
 

    天,是金大中遗体下葬的日子。

 

    从新闻报道里看到中央灵堂里摆放着从四面八方赶来吊唁的人们送来的鲜花,其中也包括朝鲜政府代表团。金的“阳光政策”再一次唤起人们对半岛民主和平进程的期待,掀起了一股人们冠名的所谓“葬礼外交”。

 

    五月,韩国民从刚刚送走了卢武铉;八月,金大中又相继离去。一个是以跳崖的方式;一个是以平静的方式。

 

    今天,我再一次以极为不平静的方式读到了卢武铉留给人们最后的文字:“受惠于很多人,却让很多人因我而受难,往后将还有承受不完的痛苦。剩下的余生只会是别人的累赘。健康不很好,所以什么也不能做,就连书也读不下去,字也写不成。不要太过于悲伤,生和死不都是自然的一个现象?不要道歉,也不要埋怨谁,都是命,火葬了吧。然后在家附近的地方立个碑就足够了,这是酝酿了很久的想法。”

 

    我想问是什么力量把卢武铉推下了悬崖?是自己的力量,还是外在是力量?在向乡亲们告别去接受法院调查的画面仍旧历历在目,卢武铉深深地低下了自己的头颅,从他是话语中我们似乎可以判断他是一位脸皮很薄的人。有人说他的性情如铅笔,直、细而脆。好似与政治家的坚韧不搭调。然而正是这种与那些城府深厚、世故圆滑的同行不一样的,还略带孩子“腼腆气”的政治家,让我内心涌起一种莫名的敬仰之感。

 

    最后我还想问:是不是非跳不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卢武铉的座右铭,从他留给人们的最后的话语中可以知道,他坚持了自己的抉择,他是非跳不可的。人们会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还是可以继续活下去的,而不该死死地纠住自己来自内心深处的做人准则来深深谴责自己。

 

    但他还是跳了下去,而且跳得是毅然决然。他死于自己不可以原谅自己,死于廉耻与羞愧,死于自己精神世界的不可坍塌。

 

    在灵魂的保洁上,他愿意用生命去换,并付之了行动。我们可以猜想他那一跳是做足了准备的,我们也愿意去相信他的灵魂得到了升华。这一下或许他安心了,在另一个世界里或许他会依旧操起锄头在自家的院落种菜养花,但可能没有人知道他原来却是一位“伟大”的总统。

 

    由金大中的离去让我想起了卢武铉的跳崖,同样的生死离别,却会用不一样的心境去阅读自己的人生。  

   

    龚德位严正声明本博客文章均由龚德位原创、新浪博客独家发表,网络、报刊、广电等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事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策划约稿、宣传推广、广告合作、专栏合作、情感倾诉等请联系。 

    QQ:670821459(注明博客

    

    欢迎点击:

             进入主页           http://blog.sina.com.cn/gongdewei3862

         我的灵魂早已千疮百孔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c3p7.html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专家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avrb.html

               思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bk5q.html      

             我要洗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bmxu.html 

           “少言”杂趣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av0g.html

      想念不属于现代文明的日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0c6z.html

             自由与爱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cy5w.html

             那时,那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a7abc50100d4ed.html

             故土的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