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善解童贞孩子课堂深圳站总结之八(6-7岁)《保护身体的隐私》2014121

(2014-12-22 18:49:57)
标签:

转载

分类: 善解童贞讲师信息
善解童贞讲师深圳刘沁恬为6-7岁孩子讲课总结,在刘沁恬的文章中,我们看到了她的成长,谢谢波比妈!

           近期很多家长和我约课,让我感动的是上过课的这些家长,不仅仅是自己的孩子上过课就结束了,她们向我反馈课后孩子的变化,积极的向我要课堂资料和个人简介,在他们孩子班级的家委会、社会团体(比如读书会)去推动后续的授课,而且行动力之迅速是我没有想到的。

 

           昨天,我给一个班级的同学讲课,因为场地有限,只有10名同学和他们的父母参加,我有机会观察着每个同学的课堂情况,当我反复说请大家在画完画后把桌子上的笔收下去的时候,一个靠我最近的女孩子A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似乎对我说的话没有任何反应,笔是旁边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才收走的。

 

           课堂进行下去,当问到是不是自己洗内裤的时候,像其他课堂上一样,一半的同学举手,我问到是自己不想洗,还是爸爸妈妈不让洗,有个孩子举手说,我们作业太多了,我知道小学一年级有这样的反应,多半是找借口,我说,我的女儿4岁开始洗内裤,一开始是半个小时,二十分钟,后来就五分钟,现在她七岁半了,只要一分钟,如果妈妈不让你洗,你就和她们说,我已经长大了,可以先教我,洗澡的时候一起把内裤洗了,出来就晾到凉台上(我在家就是这样要求的,避免因为孩子偶尔遗忘,家人代劳)。说完,我用眼睛扫视了后面的家长。我又用余光扫视了一下那位小女孩A,她眼神里流露出的是三个字:我做不到。那种传递出来的气息让我很心痛。

 

            到了问谁是独立自己睡觉的,大家几乎都举了手,包括A同学也举了手,只有一位同学说,我家里来客人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睡的,平时是我自己睡的,我肯定的说,嗯,我们大家都长大了,有单独房间的就自己睡,没有条件的就分床睡,爸爸妈妈一张床,孩子一张床。

 

            讲完课后,孩子们到楼下完,我有机会和妈妈们近距离的沟通,A的妈妈告诉我,当讲到有谁是独立自己睡觉的时候,她很惊奇自己的孩子举手,因为在家里她是一定要和妈妈睡的,孩子上小学了,经常粘着妈妈,她咨询老师,说是分离焦虑期,不要强迫孩子。我听到这里一惊,她看出了我的惊讶,她以为我不懂这个词,本想解释给我听,我说,大多数的分离焦虑是在幼儿园里呀,妈妈不语了。因为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讨论她家的教养环境,但是我想这样的课堂,其他孩子的反应,本身已经让孩子的妈妈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了,其他的妈妈这时说,我们家的孩子早就分房间睡了两年了,A妈妈没有说话。

 

            我想她已经很难受了,赶紧接过话来,我说:我只说我家的情况吧,我们家的彻底分房间折腾了三个月。以前我们家八十平米,两室一厅,家里人很多,孩子没有房间没有单独的床独立睡觉,和奶奶在一起睡,后来孩子小学一年级上半期的时候搬了家,我在装修的时候,就和家里人说的很清楚,给孩子一个房间,自己睡觉,并且在装修的时候有空的情况下,带着孩子去买她喜欢的东西,布置房间,刚开始住的时候,我还觉得很顺利,没有任何的哭闹,孩子自己睡了两个月,等有一天我的一个亲戚来家里没地方睡,和孩子睡了一个星期,等亲戚走了,孩子开始不肯自己睡,经常半夜站在我们的床前哭着要和我们一起睡,我给她的房间和我们的房间安了小夜灯,睡前故事我们一直都有,等她睡着了我再走,她还是会半夜起来到我们的房间哭,我又把她送回去,有一天,我们的房间门关了,她就站在我的房间门前哭,她就跑到我嫂子和婆婆的房间寻求帮助,家人自然会接受她,孩子会对家人的底线一个一个的试探,我又做家人的工作,让她们晚上睡觉的时候把门锁上,每天晚上打开她和我的房门不关,要是半夜醒了确实怕,可以到我的房间里找我们,但是我们还是会把她送回自己的房间,等她睡着了,我再回到我的房间睡。就这样前前后后折腾了三个月,我们不断的在白天给孩子做思想工作,统一家人的处理方式,鼓励她自己睡。我和老公也曾经犹豫过,要不要在孩子小学一年级刚上学,对学校生活还很不适应的情况下,大冬天的这样折腾,但是我还是很坚决,我不狠下心来,孩子就会退缩到原来的状态,每一个孩子都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

 

              说完我们家的故事,我看着A妈妈的眼睛说,最重要是你有没有下决心和她分床睡,孩子看的出来你眼神中的犹豫,再说和家人统一思想的事情。她点点头。我写到这里突然想到胡萍老师最近在Q群上做的关于安全感的讲座活动,我真是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因为妈妈内心的不坚定,导致孩子在本该有的年龄段学会的独立被剥夺,孩子就是在她可以退也可以进的时候留恋在妈妈的怀里,因为习惯了这样温暖的感觉,但其实孩子失去的太多太多。

 

              当孩子在家里习惯了被照顾,一脱离家庭步入小学,看到其他同龄孩子可以做很多事情,自己却不会,她无法在群体中感受到认同与自信,于是就会退缩,回到家里找依赖,妈妈就纠结在到底是该继续被依赖还是该放手,当我看到孩子在课堂上的那种纠结和自卑的时候,心底里的那份心酸一次次的冒出来,所幸A的妈妈在走之前告诉我,看到孩子在课堂上举了手,正好趁着这堂课,可以鼓励她在家单独睡觉了,我微笑的对她说好。

 

              在回家的路上,我回想起波比和我的每次一“告别”:

从出生,脱离我的身体,开始学会自己呼吸自己进食……

到开始学会走路,脱离我们的怀抱,跌跌撞撞的摔倒又爬起来……

到读幼儿园,离开家离开亲人,肆意狂哭,最后融入小集体……

到读小学,开开心心的背着书包,慢慢学会另一套规则……

 

              还记得在波比五岁的时候,当我俩在一起看动画片《里约大冒险》的时候,我问波比是想做那只宠物男鹦鹉,没有朋友但是可以呆在家里有食吃,还是做那只野生女鹦鹉,可以在森林里有很多朋友,但很危险要自己觅食,波比毫不犹豫的说要做野生女鹦鹉。

 

              我想终究有一天,她会有她的生活和空间,我希望她可以在她能力范围内去掌控她自己的生活,而这能力的培养不是在找工作的那一刻才开始的,而是在她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