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朝疑案:花蕊夫人香消玉殒之谜

(2016-07-15 06:07:04)
标签:

文化

历史

赵匡胤

花蕊夫人

赵光义

分类: 随感杂谈二

宋朝疑案:花蕊夫人香消玉殒之谜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五代十国就至少出了四位以貌美如仙,诗赋似锦而得名的“花蕊夫人”。一位是前蜀内枢密使潘炕的爱妾赵解愁,据史料记载,赵解愁“有国色,喜为新声及工小词”,是最早被人喻为“花蕊夫人”的;二位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宠妃,大小徐氏姐妹中的妹妹小徐妃,即徐惠妃,其诗词歌赋俱佳,特别是百首《宫词》留传至今;三位是南唐后主李煜之妃,闽人之女,雅好赋诗,人称“小花蕊”;四位是后蜀主孟昶的宠妃徐慧妃,一说姓费,别号“花蕊夫人”,精工诗词,曾仿照前蜀《宫词》亦赋《宫词》百首,蜀亡后入宋。这几位“花蕊夫人”都有较高的文学修养,擅写作,工诗词,据说,又都写过脂香粉艳的《宫词》。如此一来,不但留传后世的《宫词》,究竟出于哪位“花蕊夫人”之手成了千古迷案,竟连几位花蕊夫人香消玉殒的原因也成了千古之迷。其中,尤以后蜀花蕊夫人的死因更是迷雾重重。

后蜀花蕊夫人因为才貌俱佳,在国亡家灭,丈夫孟昶又被赵匡胤毒杀后,不得不委身于杀夫仇人,每日强颜欢笑,虚与委蛇,遭受了身体与心灵的双重摧残,最后还是死于非命。因此,被后世予以特别的同情,故而传说也就特别多。

特别有意思的是,后蜀的花蕊夫人与前蜀的花蕊夫人还有很近的血缘关系。据宋人黄休复《茅亭客话》记载:孟昶为帝初,有怪物到徐光溥家的井中饮水。他母亲说,前蜀时有这种怪物到吾家井中饮水,先主王建娶吾家女为妃,今又至此,必为吉兆。果然,她女儿不久就被孟昶选入宫中,封为慧妃,号“花蕊夫人”。徐光溥的祖父叫徐耕,曾任眉州刺史,前蜀的大小徐妃正是徐耕之女,而后蜀的徐妃是徐光溥之妹,因此,前蜀的花蕊夫人便是后蜀的花蕊夫人之姑,费姓一说似可归零。

自古红颜多薄命,花蕊夫人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历来就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死于赵光义之手。宋人邵博在《闻见近录》中这样说,一日,赵匡胤率亲王和后宫嫔妃宴射于后苑,赵匡胤举杯劝赵光义畅饮。赵光义回答道:“如果花蕊夫人能为我折枝花来,我便畅饮。”就在赵匡胤命花蕊夫人折花时,赵光义用弓箭将其射死,随后流着泪,抱着赵匡胤的腿说:“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远离酒色!”赵匡胤虽心中不快,却没有责怪他,而是“饮射如故”。

而北宋末年的《铁围山丛谈》则说,花蕊夫人归宋后,赵光义也十分喜爱她,但无从得手。一次,从猎后苑,花蕊夫人在侧,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拟兽,忽回射花蕊,一箭而死”。不管赵光义是何原因射死花蕊夫人,反正花蕊夫人是死于赵光义之手。

至于赵光义为何要杀花蕊夫人,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说赵光义高风亮节,以社稷为重,不顾一切地清除他哥哥身边的“红颜祸水”;二说赵光义出于羡慕嫉妒恨,我得不到的,你也不能得到,不惜毁灭一代美貌才女;三说因为花蕊夫人在接班人的问题上,说了对赵光义不利的话,因此赵光义挟嫌报复。

个人认为,第一条解释基本不成立,因为赵光义自己就是个好色之徒,后来他对南唐李煜的小周后的贪婪和强占,就是典型例证;第二条解释也有些勉强,赵光义虽然垂涎花蕊夫人的美色,但绝不会为一个美女而开罪赵匡胤,坏了自己的接班大事;如此看来,第三条解释最为靠谱,没接班前,赵光义在兄长面前表现得极为谦恭韬晦,低声下气。但他的忍耐有个底线,就是不能影响他接班,花蕊夫人既然影响到了他的接班,则必除之而后快。最后,不是还留下“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吗?

第二种说法主要见于蔡东藩的《宋史演义》,说是赵匡胤和花蕊夫人缠绵了几年后,有些审美疲劳,花蕊夫人也美色减退,赵匡胤就移情别恋,宠幸上了一个姓宋的美女,“是时宋氏年十七,太祖年已四十有二了。俗话说得好:‘痴心女子负心汉’。那花蕊夫人本有立后的希望,自被宋女夺去此席,倒也罢了,谁知太祖的爱情,也移到宋女身上去,长门漏静,谁解寂寥?痛故国之消亡,怅新朝之失宠,因悲成病,徒落得水流花谢,玉殒香消。”蔡东藩写的东西,虽渲染夸张,但可读性强,只是稍失之于严谨,且姑妄听之。

还有一种说法更为传奇,就是将花蕊夫人之死与宋朝最大的疑案“烛影斧声”联系在一起了。《烬余录》甲编说,赵光义平日在赵匡胤面前曾多次夸赞花蕊夫人的才貌,后蜀主孟昶死后,赵匡胤立马召花蕊夫人徐氏入宫,徐氏的才貌艳惊宋太祖,因此,赵匡胤将她留在身边长达十年之久。这天晚上,赵匡胤因病卧床,到了半夜,陪伴他的赵光义见叫他不应,便乘机调戏徐氏,赵匡胤醒后看到此景,遂用身边玉斧向赵光义砍去,于是,兄弟俩扭打了起来。赵光义夺过玉斧,反将兄长砍伤。随后,赵光义急匆匆回到自己的府第,等到皇后来时,赵匡胤已奄奄一息了。第二天,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矫诏继位为宋太宗。因此,也有学者认为,大宋王朝第一疑案“烛影斧声”的发生,导火索就是宋太宗调戏花蕊夫人。

再有一种近乎神话的说法是,宋朝军队打进后蜀国,后蜀主孟昶投降了,花蕊夫人也成了宋军的俘虏。赵匡胤见花蕊夫人生得十分美丽,便收她作了自己的嫔妃。可是,花蕊夫人被送宋宫后仍不忘故主,绘孟昶画像私挂奉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就拿出孟昶的画像流泪诉说思念之情。此事被宋太祖回宫时看见,追问画像为何人,花蕊夫人急中生智,说:“所挂张仙,送子之神,蜀人皆知。”所幸当时赵匡胤并未深究,而宫中嫔妃皆照图绘像,祈仙送子。于是,送子之神便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到了晚清,索性将把张仙男身像改为了花蕊女身像,花蕊夫人也因此被尊为送子娘娘了。

据说后来赵匡胤还是知道了此事,逼迫花蕊夫人交出画像,花蕊夫人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花蕊夫人的鲜血染红了院中的芙蓉花。人们由于同情花蕊夫人的不幸,又将她尊为芙蓉花神。

个人认为,相比较而言,花蕊夫人死于赵光义之手还是比较靠谱一些,其余都是后人同情弱者心情的附会。(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一古代再婚男人路遇前妻时说了啥(随感杂谈一  共一百十四篇)

三. 她千娇百媚让大宋皇帝也无法自恃(随感杂谈二  共一百十四篇)

四. 刘邦的后裔怎么会跑到日本去了?(随感杂谈三  一百二十二篇)

五. 苏轼是高俅能飞黄腾达的第一推手(随感杂谈四  一百二十二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豫陕晋京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六.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七.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八.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