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第一大玩主枉杀的诗人
隋炀帝杨广在中国历史上,也算得上是文章诗赋都很出众的帝王之一了。譬如,他的诗《东宫春》,就展示出其优雅的文笔:“洛阳城边朝日晖,天渊池前春燕归。含露桃花开未飞,临风杨柳自依依。小苑花红洛水绿,清歌宛转繁弦促。长袖逶迤动珠玉,千年万岁阳春曲。”如果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大玩主,由吃喝玩乐激发出来的灵感,只是作一些好文章,写一些好诗赋也就罢了,可他偏偏不但荒淫无道,还生性残暴,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在他制造的文祸史上,有几个诗人就是因为诗写得比他好,而冤枉送了性命的。
薛道衡就是其中的一个。薛道衡曾官至襄州总管,内侍郎,是当时才名冠南北的最著名诗人。每有新作,文人们就争相传诵。他有一首很有名的诗,叫《昔昔盐》,诗中有一句“空梁落燕泥”,大家都说好,说简直是千古名句。说来说去,说得隋炀帝心里非常嫉妒,老大的不高兴。他不恨自己写不出这样的好诗来,却恨薛道衡的才华胜过自己。
隋大业四年(公元609年),己经七十岁高龄的薛道衡上表请求退休,却被隋炀帝拒绝了,非要让他再做秘书监不可。薛道衡被召至宫中,写了一篇颂扬隋文帝杨坚的文章,叫《高祖文皇帝颂》,文中有这样的词句:“粤若高祖文皇帝,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龙颜日角之奇,玉理连珠之异,著在图录,彰乎仪表。……戴日戴斗,太平太蒙,礼教周被,书规大同。复禹之迹,成舜之功。”文中把隋文帝杨坚比作上古的贤君虞舜、夏禹,如此这般地吹捧了一番。杨广看后,满肚子不乐意。并对侍臣说:“道衡致美先朝,此《鱼藻》之义也。”所谓《鱼藻》,是《诗经.小雅》中,一首诗的标题。《鱼藻》诗中有:“言万物失其性”,“故君子思古之武王焉”等句子。《鱼藻》的作者是想通过歌颂、思念周幽王的祖先周武王,来讽刺周幽王的荒淫无道。隋炀帝对自己荒唐的所作所为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当他看到薛道衡在文章中赞颂自己的父亲隋文帝杨坚时,便立即联想到了“《鱼藻》之义”。
隋炀帝准备拿薛道衡开刀了,而薛道衡还蒙在鼓里。不久,有一项新法令需要颁布,可朝臣们讨论来讨论去,总是议而不决。薛道衡便悄悄地对一位同僚说:“向使高颖不死,令决当久行。”意思是,如果高颖还活着,这个法令早就决定下来,并颁布实施很久了。这个同僚把薛道衡的话告诉了隋炀帝杨广,杨广闻之大怒,质问薛道衡:“你怀念高颖了吗?”
高颖,隋朝开国功臣,在隋文帝时代执掌朝政。可就是这个高颖,却在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初,率军灭陈时,得罪了当时的晋王杨广。当隋军攻入陈都建康(即今之南京)后,活捉了因在仓促中藏到井里的陈后主与张贵妃、孔贵嫔等人。其中,张贵妃即张丽华,是杨广早已垂涎三尺的闻名遐迩的绝代佳人。听说高颖活捉了张丽华,杨广便火速派人去通告高颖,不可杀张丽华,并想将美人据为己有。高颖担心将来杨广沉缅于女色,便说:“昔太公蒙面斩妲己,今岂可留丽华!”大意是,昔日周灭商后,活捉了商纣王的宠妃妲己,姜太公为防周王为女色所迷,下令斩妲己,可刽子手却被妲己的美色所迷惑,不忍下手,太公只得以布蒙妲己面而斩之。如今怎能留下张丽华呢!乃斩张丽华于青溪。杨广闻讯,怒形于色,道:“昔人云:‘无道不报’。我必有以报高公矣。”意思是,将来一定要报复高颖。
杨广即位后,高颖由于不满杨广的胡作非为,私下和大臣议论朝政,说了一些诸如:“殷鉴不远,安可复尔”,“近来朝廷殊无纲纪”,“长城之役,幸非急务”之类批评杨广的话,杨广就来了一个老帐新帐一起算,遂以诽谤朝政为由,将高颖处死。如今薛道衡居然还在怀念高颖,这让杨广终于找到了处置的借口,薛道衡被关进了监狱。不久,隋炀帝杨广一道圣旨传到狱中,薛道衡就这样糊里糊涂地在牢狱中自尽了。杨广赐死薛道衡后,找出薛道衡的名作《昔昔盐》来,得意洋洋地吟咏着,当读到“空梁落燕泥”时,还无不讥讽地说:“薛道衡啊薛道衡,如今你还能写出‘空梁落燕泥’这样的句子吗?”
还有一个著作佐郎王胄,也是因为诗写得比杨广好而冤枉送了性命的。一日,隋炀帝与群臣分别作《燕行歌》,写成后再相互比较,看谁写得最好。群臣哪敢跟皇帝比高低啊?因此,众口一词,都说自己的诗与皇帝的诗相比,简直判若云泥,拿都不敢拿出手。惟有王胄不长眼色,认为自己的诗“不下帝”。隋炀帝顿时恼羞成怒,将王胄抓起来砍了头。临行刑前,隋炀帝还念着王胄《燕歌行》里的佳句“庭草无人随意绿”,与杀薛道衡时一样,无不得意地说:“‘庭草无人随意绿’,你王胄还能写得出来吗?”
历来的文字狱,都是专制统治者,借口文人们的文章诗赋中有讥讽朝廷或皇帝的内容,而大施淫威,痛下杀手的。可到了隋炀帝杨广这个大玩主这里,文人们却仅仅因为诗赋写得好而祸至杀身。由此可见,这个大玩主的胸襟是何等狭隘,生性是何等残暴,难怪隋朝只存在了短短三十七年,就亡在了他的手中。
虽然杨广制造的文字狱不算多,但在文祸史上却写下了极有特色的一笔。
从大玩主杨广制造的文字狱中可以看出,在专制统治下,统治者心胸的广阔与宽容,施政方针的正确与否,是何等重要啊!否则,文采再好,诗赋再妙,与民生何益?与国家何益?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黄粱一梦”到底睡了多久
(随感杂谈一
共二十八篇)
三. 明太祖朱元璋与文化人
(随感杂谈二
共五十篇)
四. 探究岭南文化与粤语的成因
(随感杂谈三
共五十篇)
五. 《西游记》中的“我爸是李刚” (随感杂谈四
共五十篇)
六.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七.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八.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九. 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 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一.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二.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三.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四.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五.这里的冬天暖洋洋
(图说深圳
共二十六篇)
十六.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