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灵霄宝殿里的玉皇大帝

(2010-10-08 06:45:13)
标签:

玉皇大帝

《西游记》

灵霄宝殿

天庭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二

                  灵霄宝殿里的玉皇大帝

     按照吴承恩教授在《西游记》中的介绍,佛家的最高代表,是住在西天灵山胜境,大雷音寺里的如来佛祖。而仙家的最高代表,自然就是住在九霄云外,灵霄宝殿里的玉皇大帝了。

     在《西游记》第七回中,如来佛是这样向想轮流坐庄的孙猴王介绍玉帝身世的:“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龙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至于玉皇大帝除了修持之外,还有什么其它本事,如来佛没说,吴教授也没说。由是,大致可以推论出,这玉皇大帝就是一个高高在上,养尊处优,本事不大,资历很深,年龄老化,昏庸糊涂,只会维护天庭和自身利益的管神仙的皇帝。

     玉皇大帝在《西游记》中出场不多,不像我们的领导,每天都要在电视中出镜。但他的每次出场,似乎都与经营的政绩工程有关。作为九霄之上的统治者,如同人间的领导干部一样,玉帝也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例如,努力维持好天庭的安定团结。与人间领导不同的是,玉帝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具有不可藐视的权威性。譬如:有一日,玉皇大帝就长安地区的行云布雨作出如下安排:“明日辰时布云,巳时发雷,午时下雨,未时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可作为这项旨意的执行者,泾河龙王却是个政治上不敏感,工作上不认真的糊涂虫。为了在与长安算命先生袁守诚的赌输赢中,不失龙王的面子,竟然不顾天命,擅改时辰,克扣雨数。这可是犯下了欺君罔上,违反天条的不赦之罪。一个下属,居然敢为了一己私利,拿着令箭(何况还是圣旨)当鸡毛,不顾大局,随意变通上天旨令,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如果对这样无视上天权威的泾河龙王都不予严惩,天庭的威信将如何树立?天宫的秩序将如何维护?最高指示将如何贯彻?于是,玉皇大帝降旨,命人曹官魏征在次日午时三刻梦斩违背天意的泾河老龙。因为这是上天的旨意,就连人间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想搭救泾河老龙也都无能为力。

     除了上述惩治有令乱行的泾河龙王个案外,玉皇大帝对天庭犯错误的公务员似乎更偏重于“无为而治”。众所周知,孙行者在西天取经路上遇到的不少妖怪,有的就是天庭原来的公务员变的。譬如:为害宝象国多年的黄袍老怪奎木狼,就属于二十八星宿系列,被捕后,玉帝并未予以严惩,只是让他到太上老君的兜率宫烧火,进行劳动改造;而有的妖怪居然还变成了孙行者取经路上的同道兄弟,譬如:天蓬元帅调戏嫦娥,只贬下凡界投胎,连三十六般变化的神通,都没有被没收掉。卷帘大将打碎宝瓶,也只是发配到流沙河劳动锻炼,还任由他在劳教场所兴风作浪。由此可见,玉皇大帝对天庭公务员的犯罪行为,确实偏重于“无为而治”。然而,玉帝老儿在对待齐天大圣孙猴子的态度上就截然不同了。两次围剿,两番招安,放火烧山,残酷镇压,刀砍斧剁,电击雷劈,炼丹炉中七七日,佛手山下五百年。

     两厢对比,玉皇大帝在对待不同神怪时的不同嘴脸就昭然若揭了。对天蓬、卷帘、奎宿等诸神的处理,盖因只算是处理天庭内部可以教育好的“失足人员”。而猴王则不同,生为妖猴,原本异类,天生带有“原罪”。更何况,啸聚四万七千群猴,建立反动武装;占据花果山胜境,建立造反基地;自封“齐天大圣”,制定反动纲领;结拜妖精七兄弟,进行招降纳叛。这是有组织、有基地、有纲领、有武装的反叛和谋反,更有甚者,这猴头不仅悍然以武力对抗天庭,而且还公然在如来佛面前声称:“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是可忍,孰不可忍!在玉帝眼中,妖猴早己超出“不安定因素”的范畴,己经成为“颠复国家政权”的重犯。为了灵霄宝殿的永固,为了蟠桃大会的继续,为了天庭集团的利益。必须采取断然措施,使用雷霆手段,坚决制止妖猴的犯上作乱。只可惜,十万天兵一路败北,四散奔逃。最后,还是借助外国势力-天竺国的如来佛的介入,才平息了暴乱。

     为了向天上的各路神仙,西方的各路菩萨,炫耀天庭的物华天宝,彰显天堂的歌舞升平,玉皇大帝在刚刚结束了这场大闹天宫的宇宙大战之后,就欣然接受了阿弥陀佛的建议,把被猴头搅黄了的“蟠桃大会”改成“安天大会”继续进行,“宴设蟠桃猴搅乱,安天大会胜蟠桃”。在“龙旗鸾辂祥光蔼,宝节幢幡瑞气飘”的氛围中,在“仙乐玄歌音韵美,凤箫玉管响声高”的音乐里,这帮刚刚从战争废墟中走出来,还惊魂未定的天庭神祗们,竞然又自欺欺人地张罗起“宇宙清平贺圣朝”的把戏来了。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孙悟空过火焰山的启示      (随感杂谈一   共四十五篇)

三. 《西游记》中谁死得最冤    (随感杂谈二     共五十篇)

四. 明太祖晚年的幻灭感       (随感杂谈三     共五十篇)

五.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六.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七.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八. 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九. 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 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一.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二.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三.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四.深圳纪事                (图说深圳     共二十三篇)

十五.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