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谁死得最冤
每读到吴承恩的《西游记》第五十七回:“真行者落伽山诉苦,假猴王水帘洞誊文”,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时,心中总有些疙疙瘩瘩的感觉,总觉得这六耳猕猴罪不至死,总觉得这猴子是《西游记》中死得最冤的一个。读的次数越多,这种感觉越强烈。说到底,这妖猴不过是个无与伦比的造假高手,他的造假手段除了阎罗殿里的“谛听”和西天的如来佛祖能够识破外,任你天上、地上、地下三界内的神、人、鬼,都没有能够识破的。而假猴王之所以造假,只不过是想通过这种不正当的手段来博取功名。试想,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造假高手,又是这么一个不该死的罪名,如果“上头有人”的话,又会是一个什么结果呢?
首先应该看到,这六耳猕猴是想“追求进步”的,是想跻身“上流社会”的。一般而言,这种想法也没有什么不好。不是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么?他之所以要变成“悟空”,是因为得知,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的系统工程是日后成佛的进阶,故而易容造假,想从中赚出一条进身的阶梯来。这种追求过程中的做法虽然不地道,却很实用,一旦成功,事半功倍。所以,如今仍有许多人沿用此法去追逐名利。
六耳猕猴不但变成了“悟空”,还在唐僧不肯收留他的时候,出手打伤了“师父”,抢走了行李。这是老猕不讲“江湖道德”的表现,这样的行为很容易引起神仙们的公愤。后来,六耳猕猴果然遭到了众仙家的联手打击。当沙僧到花果山去讨行李和讨说法时,却看见“悟空”坐在高台上朗读通关文牒,搞得沙和尚一头雾水,这猴头什么时候开始学习了?就在沙和尚历数了“师兄”打“师父”的错误后,只见假悟空冷笑道:“我今熟读了牒文,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世传名也。”说完,还弄出一个假唐僧、一个假八戒、一个假沙僧和一匹假白马来。看看,为了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居然造出如此荒唐的假来,这个假,造得太过分了。怪不得气愤难忍的沙和尚会乘真假猴王打斗时,把花果山砸了个稀里哗啦,把几个假货杀了个一干二净。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以上“不法行为”而言,如果老猕“上头有人”的话,最多只会给一个“下不为例”的处理。不信?查一下所有妖怪的档案,就知道老猕的犯罪情节应该是所有案犯中最轻的了。譬如:少年犯牛圣婴红孩儿,就曾想吃唐僧肉,并且己付之行动。这一行为,不仅牵扯到人命大案,还牵扯到“破坏取经大业”的政治问题。可因为他是取经开路先锋孙悟空的侄儿,最后不仅没被判刑,还被破格提拔,成了观音菩萨的善财童子、贴身秘书。又譬如:通天河的那位鱼精。且不说千方百计要吃唐僧肉,单说每年都有一对童男童女要被他吃掉,这老家伙就该就地正法了。可人家原是菩萨莲花池中的宠物金鱼,最终得了个取保候审。接下来就是无人问津,不了了之。
而老猕呢,只是为了“成名成家”,跻身“上流社会”;方才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假扮孙悟空,去抢西行取经护照的。如按此罪与上述两妖的罪行比较,不是轻得多么?可老猕偏偏被判成了死罪。试想,如果老猕“上头有人”的话,会是什么结果?说不定还会得个这种“积极争取进步”的精神应当受到保护的批示呢!
首先,我们得承认,六耳猕猴有才。论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真假猴王从花果山打到落伽山,从灵霄宝殿打到阴曹地府,硬是分不出高下来。论变化,与美猴王难分伯仲;任你悟空如何变化,他都能变得不差分毫。他变出来的“悟空”,不管你是三藏师父,还是观音菩萨,是念紧箍咒,还是用照妖镜,都无法分辩两个猴头谁真谁假,就连真悟空也差点搞不清自己是真是假了。常言道:“假做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碰到如此神通了得的造假高手,真真假假你怎么分得清?可见,六耳猕猴真是“太有才了”!
老实说,如果当时的人事制度合理一些,凭六耳猕猴这一身本事,早该被政府重用,成就一番事业了。哪还用得着又是整容,又是抢护照的这般瞎折腾?
你看,天庭上的那些达官贵人,就凭着那点儿能耐,还不是照样高官厚禄、养尊处优。想当年,齐天大圣凭着一根金箍棒,就能杀遍天兵天将,打败各路神仙,把天宫闹了个天翻地覆。真不知这帮窝囊的天官们,有多少是跑官买官得来的?试想,如果当年老猕也在天军的队伍中,那齐天大圣就不可能闹得这么欢了不是?
还可以设想,六耳猕猴如果“上头有人”,稍微在“领导”跟前递个话什么的,赏个诸如“弼马温”之类的小衔,不仅天庭能增加一条能征善战的好汉,老猕也不至于沦落草莽,更不至于为了追名逐利去造假取经,还打劫伤人,最终惹来杀身之祸了。
正是由于“上头没人”,可悲的六耳猕猴终于没能走上正道。最后,为了分辩真假,两个猴头在半空里,拉拉扯扯,抓抓揸揸,且行且斗,吆天喝地,一直打到大西天灵鹫山雷音宝刹前。结果,假猴王被如来佛祖的金钵罩住,现出本象。真悟空对这个变成自己的造假高手,早就恨得牙痒痒了,乘着佛祖施法,六耳猕猴无处逃遁之时,手起棒落,结果了假猴王的性命。由是,《西游记》中神通广大,罪不至死的第一造假高手,就这样落了个可悲的下场。悲乎?冤乎?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西游记》中的另类神仙
(随感杂谈一
共四十九篇)
三. 明太祖晚年的幻灭感 (随感杂谈二
共五十篇)
四. 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三
共四十四篇)
五.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六.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七.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八. 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九. 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 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一.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二.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三.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四.深圳纪事
(图说深圳
共二十三篇)
十五.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